《墨子修身》原文是什么?怎么去理解?
想知道《墨子·修身》原文是什么?怎么去理解吗?墨子把修身看作道德完善的根本,认为这是成就完美人生的途径,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墨子·修身》原文:
君子战虽有阵,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近者不亲,无务求远。亲戚不附,务无外交。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举物而暗,无务博闻。
是故先王之治天下也,必察迩来远。君子察迩而迩修者也。见不修行,见毁,而反之身者也,此以怨省而行修矣。谮慝之言,无入之耳;批扞之声,无出之口;杀伤人之孩,无存之心。虽有诋讦之民,无所依矣。
故君子力事日强,愿欲日逾,设壮日盛。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藏于心者,无以竭爱。动于身者,无以竭恭。出于口者,无以竭驯。畅之四支,接之肌肤,华发隳颠,而犹弗舍者,其唯圣人乎!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遍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本不固者末必几,雄而不修者其后必惰。源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
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多力而伐功,虽劳必不图。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故彼智无察,在身而惰,反其路者也。善无主于心者不留,行莫辩于身者不立。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载行者也。思利寻焉,忘名忽焉,可以为士于天下者,未尝有也。
【鉴赏】《修身》论证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修身”,是中国道德修养论的传统术语,即陶冶道德情操,培养优良德行。修身的关键,是反省自身,按照完美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改过迁善,身体力行,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
文中强调,不牢固树立修身的根本,就不能安身立命,实现对完美道德的追求。学习道德理论,要见诸行动,学用结合,言行一致,把实行放在重要地位。要明辨是非,讲究诚信,不图虚名,努力不懈,才能建功立业,完善道德品行。
墨子引导弟子修身,培育优良德行,对正面典型,给予赞扬和鼓励。《墨子·耕柱》载,墨子请学生管黔敖介绍另一学生高石子到卫国做官。卫国君任命高石子做卿士,给高石子优厚的俸禄。
高石子三次朝见卫君,每次都把意见讲透,但就是不被采纳。于是,他愤而离开卫国,到齐国后,他对墨子说:“卫君以夫子之故,致禄甚厚,设我于卿。石三朝必尽言,而言无行,是以去之也。卫君无乃以石为狂乎?”高石子担心,自己因意见没有被采纳而离开,卫君会认为自己太狂妄。
墨子回答:“去之苟道,受狂何伤?”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墨子“道义胜于利禄”的价值观,只要离开符合道义,就是背上“狂”名,又有什么妨害?
墨子认为,古时周公旦讨伐管叔,辞去三公的职位,住到东方的商奄,人们都说他“狂”,但后代人都称颂他的品德,传扬他的美名,直到现在。做义事,不是为躲避别人批评,接受别人赞扬。离开,只要符合道义,虽受“狂”名,没有妨害。
高石子表白心迹说:“石去之,焉敢不道也。昔者夫子有言曰:天下无道,仁士不处厚焉。今卫君无道,而贪其禄爵,则是我为苟啖(dàn,吃)人食也。”即现在卫君无道,如果贪图爵禄,就是白吃人家的饭食。
由此看来,高石子看重道德修养,不为利禄所动,表现出仁人义士的崇高气节。墨子听了很高兴,召来大弟子禽滑厘说:“姑听之乎!夫倍义而乡禄者,我常闻之矣,倍禄而乡义者,于高石子焉见之也。”辞绝利禄,向往道义的人,今天在高石子身上见到了。
墨子有意在弟子中树立高石子的正面典型,对高石子的操行品德给予高度评价,并进行了积极鼓励。而对反面典型,则给予批评教育。他推荐弟子胜绰,到齐国将领项子牛手下做官。项子牛三次攻伐鲁国,胜绰三次跟从。墨子听到了,就派学生高孙子前去请项子牛把胜绰辞退,他对项子牛说:“我使绰也,将以济骄而正嬖也。今绰也禄厚而谲夫子,夫子三侵鲁而绰三从,是鼓鞭于马靳也。翟闻之,言义而弗行,是犯明也。绰非弗之知也,禄胜义也!”
墨子推荐胜绰,到项子牛手下做官,意图是让胜绰制止项子牛的骄横,纠正他的邪僻。现在胜绰接受项子牛的厚禄却欺骗项子牛。项三次攻伐鲁国,胜绰三次跟从。这就像在马前,用鞭子抽打马胸,马只能后退,不能前进,要使马前进,必须在马后面抽打一样。胜绰做事,跟墨子的要求相反,口说仁义,却不实行,是明知故犯,阳奉阴违。胜绰不是不懂道理,是在他心中,俸禄的价值,超过了道义。
墨子要求弟子,把修身作为终身追求,学以致用,严格遵行,不能明知故犯,阳奉阴违。
《论语·宪问》载,孔子首次提出“修己”的概念,说:“修己以敬。”提高自己的修养来敬业,工作严肃又认真。“修己以安人。”提高自己的修养,来使人安乐。“修己以安百姓。”提高自己的修养,来使所有百姓安乐。
孔子提出的“修己”概念,包含“安人”,“安百姓”的人本民本因素,为墨子提出“修身”概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前提。《墨子·非儒》首先明确提出“修身”的概念说,认为实行仁义的人,大可以治理人民,小可以担任官职,远可以普遍施恩于百姓,近则可以修身。不合仁义,不合道理的事,坚决不做。做事,就一定要对天下有利。如果对天下不利,就坚决停止。
墨子把修身看作培育道德品质的基点。《孟子·尽心上》传承《墨子》“修身”的概念说:“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无论人的寿命长短,都一心一意,修养自身,等待发挥才能的机遇,这是安身立命的不二法门。《孟子·尽心下》说:“君子之守(操守),修其身而天下平。”把“修身”看作“平天下”的手段。
战国末儒家大师荀子的著作,跟《墨子》一样,把《修身》作为全书排序的第二篇。《荀子·修身》说:“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把修身自强,看作成就圣贤的必经之路。儒家经典《礼记·大学》说:“修身为本。”“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把修身看作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起点。
儒者“修齐治平”的省称,变为成语,千古传扬。墨子的修身论,跟儒家大师孔子、孟子和荀子的学说,实质相同。这些思想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并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道德体系中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