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资料介绍
韩愈的资料介绍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诗力求新奇,重气势,有独创之功。
韩愈画像
韩愈的贡献首先在于他古文理论的完整而明晰。他说“修其辞以明其道”,把古文写作与儒学、道德、政治和教化联系起来,以纠正骈文写作的远离社会人生。表面上看,“修辞明道”相对于魏晋南北朝以来文学的自觉是个倒退,其实不尽然,因为当中唐之际,藩镇林立,佛道盛行,社会的弊病很多,要让文学与社会脱离是不现实的。
另外,韩愈还有一个很有名的“不平则鸣”的口号,也就是说,“修辞明道”的实质,不但要将古文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还要言之有物,使散文成为抒发个人或群体生活困顿、悲哀、感愤的工具,“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在散文语言的除旧创新上,韩愈也下了很大的功夫,他说:“唯陈言之务去。”为了追求语言的创新,他有时到了“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的痴迷程度。
韩愈的又一贡献即在于他的创作实践。他写了大量优美晓畅的古文,在前代优秀散文之后,为后世读者树立了良好的揣摩学习的样板。韩愈的散文,多属应用文,但他尽可能将这些非文学的实用文写得富于文学性,诸如书启、墓志、记、序、哀祭等等,他都尽可能写得有气势,有创新,有真情实感,为了增强古文的可读性,他常常把史传文学、传奇小说的叙事、描写功能移入古文中,使实用文体具有抒情之美、叙事描写之美,饶有“纯文学之情趣风神”。
韩愈《原道》赏析
《原道》是韩愈复古崇儒、攘斥佛老的代表作。隋唐时佛教盛行,儒学在思想学术界影响日渐衰微。韩愈在政治上排斥佛教的同时,又作此文,以维护儒学的基本观念,扫除佛教的思想影响。
韩愈塑像
在《原道》中,韩愈开宗明义地提出了他对儒道的理解:“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为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以此为据,他批评了道家舍仁义而空谈道德的“道德”观。他回顾了先秦以来杨墨、佛老等异端思想侵害儒道,使仁义道德之说趋于混乱的历史,对儒道衰坏、佛老横行的现实深表忧虑。文章以上古以来社会历史的发展为证,表彰了圣人及其开创的儒道在历史发展中的巨大功绩,论证了儒家社会伦理学说的历史合理性,并以儒家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为对比,批评了佛老二家置天下国家于不顾的心性修养论的自私和悖理,揭示了它们对社会生产生活和纲常伦理的破坏作用,提出了“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的具体措施。
文中观点鲜明,有破有立,引证今古,从历史发展、社会生活等方面,层层剖析,驳斥佛老之非,论述儒学之是,归结到恢复古道、尊崇儒学的宗旨,是唐代古文的杰作。
韩愈业精于勤的典故
“业精于勤”源自韩愈的《进学解》一文,原句是“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大致的意思就是,学业和事业一样,是在勤奋和勉励当中日渐精通和旺盛的,然而它们也很容易在极易上瘾的游戏享乐中被荒废和淡忘;良好的道德行为是在平日里沉心静气的思考中,渐渐养成的,不过这也很容易在跟随世俗,对自己要求不严下败坏。
“业精于勤”书法
在《进学解》一文中,韩愈做出此句,是为了劝解文中的学生勤奋刻苦地学习,从而能充实自己的学识,才能被群贤毕集的上层所选 *** 治国。之后才好引出学生借由先生本身的不幸境遇来反驳先生先前的一套认识,这是以一种问答的形式来抒发宣泄作者怀才不遇和屡次被贬的不满。
不过韩愈本人却仍是坚守着“业精于勤,荒于嬉”的行为准则,在他的生涯中我们们处处可以看出他的勤奋努力,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由于韩愈自幼就有着扎实的文学功底,所以在其长大后对当时浮华的文风深感忧虑,于是日夜钻研文学,提出重要的古文运动。韩愈根据自身的文学经验,并总结了前人的结果,认为文章还是要以表达内容为重要目的,反对一味追求辞藻华丽的骈文体。
经过韩愈的不懈努力古文运动终于发展起来了,并且影响深远。所以韩愈对中国文学发展的贡献是无可替代的,这也正是他业精于勤的表现。
韩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韩愈,人如其名,愈,超越也,前超古人,后无来者,绝非平庸之辈。韩愈其人着实担当起这个这个名字。而此名的由来也是韩愈幼年时自己所立下的壮言,因其两位兄长韩会、韩介皆以人字头的字为名,韩愈遂遵循其规律,以愈为名,另为其增添了深意。
韩愈塑像
韩愈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虽孤贫却刻苦好学。自幼聪慧,饱读经书,从三岁起就开始识文,每日可记数千言,不到七岁,就读完了诸子之著。超凡的天赋和文化素养,使他早早就抱定了远大志向。二十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二十五岁才及第进士,逐渐在政坛上施展自己的抱负。
韩愈在科名和仕途上屡受挫折,思想倾向复古。他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维护唐王朝统一。在思想上提倡儒家正统思想,批判佛老思想。他领导了唐代反骈文的“古文运动”,反对华而不实的 *** 文风。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他的文章气势宏大、豪逸奔放、曲折多姿、新奇简劲、逻辑严整、融会古今,无论是议论、叙事或抒情,都形成独特的风格,达到前人不曾达到的高度。他的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讲述韩愈被贬的故事
韩愈为人正直而不曲求,在他看来一件事是错就是错,不允许有狡辩的余地。韩愈的正义凌然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有着很多的体现,同样也反映在他的为官生涯。韩愈说话总是直言直语的,谏言必中要害,语言深刻入理极具感染力。但就是因为这种性子,给韩愈带来了小人的诽谤,带给他多次的被贬经历。
潮州城图纸
刚任监察御史后不久,关中地区发生大旱,庄家颗粒无收,导致百姓生活困顿,流离失所,过着乞讨为生的悲凉生活。实地查访的韩愈看到这种境况是悲痛难忍,但是主张京城周边事物的李实封锁了消息,谎称百姓安居乐业。韩愈气愤之下,写下了《论天旱人饥状》来反驳李实,但反被李实陷害,被贬连州。两年后,韩愈适逢天下大赦,才离开了连州阳山县。
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年初,唐宪宗大张旗鼓的迎接佛骨,这是的长安城都沸沸扬扬,带领国人走起了信佛之路。韩愈立刻写了篇《论佛骨表》上书极力陈述了迎接佛骨一事的荒唐无稽,这会为天下带来灾祸,应该停止迎接佛骨。但是这让处在兴头上的唐宪宗很是恼火,正所谓忠言逆耳,唐宪宗在气愤之余竟然要夺了韩愈的性命。幸亏当时在朝的大臣和一些皇亲贵族们极力求亲,才保留了韩愈的性命。但是被贬是逃不了的,于是韩愈被贬到瘴气十分眼中的潮州,这对常年生活在中原的韩愈来说是一次痛苦的旅程。
韩愈虽然屡次被贬在外,但是这反而彰显了他正直的形象。韩愈也在被贬期间,留下了许多文学史上极为珍贵难得的作品。被贬的经历也丰富了韩愈的人生经历和阅历,这也为韩愈日后的政治生涯带来了宝贵的财富,所以是祸福相依的。
韩愈纪念馆在哪里
韩愈纪念馆建在广东潮州市东边的韩山,用以纪念唐时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和政治家韩愈,现为国家AAA级旅游区。因为韩愈由古至今都是声名显赫,所以众人对他也是极为敬仰,韩愈纪念馆就很好的为人们了解韩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韩愈纪念馆
韩愈曾经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能高中,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放弃,把自己埋没成仅仅是个教书先生,终于在刻苦努力下通过了铨选,那一年他三十四岁。韩愈也没有将为官当成谋取名利的工具,而是作为他报国安民的一种途径,在职位上是履行自己的操守。因为韩愈极力上奏劝谏宪宗放弃恭迎佛骨,并且烧毁佛骨,摒除天下信佛的祸根。但这无疑让信佛的宪宗大为恼怒,韩愈差点因为此事背叛极刑。在宰相等人的求情下,韩愈才被贬往潮州任职。
虽然韩愈在潮州为官只有短短的八个月时间,但就是这八个月,韩愈给潮州带来了中原儒风,潮州自此成为了书香之地。韩愈还驱赶了为祸多年的鳄鱼之灾,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安稳。所以潮州人们都将韩愈视为神灵。宋时,在陈尧佐的倡议下,建起了韩愈祠堂。而韩愈纪念馆正是在个基础上建成的。
韩愈祠堂所建之处地域高广,建筑构造古典雅致,占地共有三百多平米,是种双层的木质建筑。之一层是展览厅,基本上介绍韩愈生平事迹的。楼阁前边置有一个高至两米的韩愈雕像。有前后两进,后进在一处高台之上,堂中设有表彰韩愈的对联。韩愈祠内有着三十几块石碑,年代最为久远是苏轼的《潮州韩文公庙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