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政是如何得知宝玉与蒋玉函的事情的?
宝玉挨打是小说《红楼梦》中的重头戏,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红楼梦》中,有一宗悬案,十分令人费解,这就是宝玉挨打那一回。贾政把宝玉打个半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贾宝玉私通戏子琪官蒋玉函,被忠顺王府的长史官找上门来兴师问罪,贾政惊怒之下,才要把宝玉打个半死。
这件事,所有的人都怀疑是薛蟠告的密,包括薛宝钗都以为是她哥哥告的密。但书中却明确交代了这件事并非薛蟠告密。那么,忠顺王府的人怎么会寻到荣国府上呢?既然告密之人不是薛蟠,还能有谁?
1、举报贾宝玉的人到底会是谁?
贾宝玉这次的“飞来横祸”,纯属因琪官而起,忠顺王府的人怀疑宝玉私藏了蒋玉函,所以直接登门问罪,这件事看上去很奇怪,忠顺王府的人怎么知道宝玉跟蒋玉函有交集?
蒋玉函与宝玉互赠信物的时候,根本没有其他人在场,他们是借口出来“解手”,在屋外相互馈赠的。所以屋内的冯紫英薛蟠等人根本就不知底细,更别说会去忠顺王府举报告密了。
最主要的是,他们即便知道这件事,也不会胳膊肘子往外拐,揭发贾宝玉。毕竟,他们与忠顺王都不熟,而宝玉却是实实在在的亲戚、朋友。他们怎么会为了一个不相干的人,让宝玉吃亏?这对他们又有什么好处?所以说,作案动机不成立。
既然宝玉的这帮朋友们不可能告密,那么,我们就只能从忠顺王府的长史官嘴里查找线索了。咱们先看看原文里的一段话,看这位长史官来向贾府要琪官的理由和依据是什么。他凭什么认为是宝玉私放了琪官?原文如下:
长史官道:“王爷亦云,若是别的戏子呢,一百个也罢了;只是这琪官乃奉旨所赐,不便转赠令郎。若十分爱慕,老大爷竟密题一本请旨,岂不两便?若大人不题奏时,还得转达令郎,请将琪官放回,一则可免王爷负恩之罪,二则下官辈也可免操劳求觅之苦。”
长史官很笃定地认为宝玉一定知道蒋玉函的下落,而且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这让宝玉十分心虚又十分不解。
宝玉听了,唬了一跳,忙回道:“实在不知此事。究竟连‘琪官’两个字不知为何官,更又加‘引逗’二字!”
宝玉已经打定主意:只要对方拿不出充足的证据,那么,自己就咬死了不承认,看对方能有什么办法。只要有一线希望,他绝对不会亲口出卖琪官,这是江湖义气。然而,贾宝玉错打了主意,谁知那长史官竟是有备而来的。原文继续:
贾政未及开言,只见那长史官冷笑道:“公子也不必掩饰。……现有据有证,何必还赖?必定当着老大人说了出来,公子岂不吃亏?既云不知此人,那红汗巾子怎么到了公子腰里?”
这个情节是细思极恐的,难怪宝玉听完后如雷轰电掣一般。因为当时并无旁人发现,总不会是蒋玉函举报了他自己吧?
而且,这长史官居然一眼认出宝玉腰间的红汗巾子是来自于蒋玉函的馈赠。这就不得不令人怀疑:这长史官怎么会认识北静王馈赠的物件呢?蒋玉函当初说得明白,这汗巾子是簇新的,北静王刚赠给他的,除了北静王的心腹,也不会有人知道这件事啊!
2、细思极恐,北静王与忠顺王乃是同一个人
如果没有人举报宝玉,那么,这件事的答案就只能有一个,北静王其实就是忠顺王本尊。
作者是把同一个人分开写了。就如,甄宝玉是贾宝玉的分身,晴雯是黛玉的分身,金钏儿是宝钗的分身一样。
要不然,咱们就来仔细回顾一下原文中,蒋玉函赠宝玉汗巾子时的具体情景吧。
琪官接了宝玉的扇坠儿,笑道:“无功受禄,何以克当!也罢,我这里也得了一件奇物,今日早起方系上,还是簇新的,聊可表我一点亲热之意。”说着,将系小衣儿一条大红汗巾子解下来,递与宝玉道:“这汗巾子是茜香国女国王进贡来的,夏天系着,肌肤生香,不生汗渍。昨日北静王给我的,今日才上身。若是别人,我断不肯相赠。二爷请把自己系的给我系着。”
看了吧?蒋玉函说得明明白白,这汗巾子是“北静王”给他的,而且是进贡的、簇新的,期间不可能再经手“忠顺王爷”的长史官,为何忠顺王爷的长史官一眼便认出这是“他家王爷当初馈赠给蒋玉函的汗巾子呢”?
只能说明,忠顺王爷其实就是北静王。也正因为如此,忠顺王只找到蒋玉函就了事了,并没有继续追究宝玉的藏匿之罪。因为北静王与宝玉本身也有交情。否则的话,宝玉跟王爷争一个戏子,那骄横的王爷岂会善罢甘休、不了了之?
所以说,出卖宝玉的罪魁祸首并非是薛蟠或别人,而是宝玉身上那条汗巾子。
同时,作者还趁此机会暴露出一个秘密,北静王与忠顺王其实是同一个人。还有一种说法——北静王与忠顺王其实就是废太子胤礽。当然,这个说法还缺乏足够的证据来加以佐证,大家不要过分较真,看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