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母去清虚观打蘸是元春的授意?为何会这样?
清虚观打醮,是贾府奉元妃娘娘之命,到清虚观祷福。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贾元春端午节赐了节礼,贾宝玉和薛宝钗一个样还算不令人侧目,只能说元春选择支持母亲王夫人,算是贾母时代的彻底终结,王夫人终于母凭女贵彻底掌握了荣国府,扬眉吐气了。
其实元春赐节礼还有两件事让人注意。并且潜在影响比宝黛钗三人的姻缘之争还大。
一,元春给王熙凤的节礼有一个“锭子药”,意思是必定生子。看似不过美好祝福,其实对王熙凤伤害巨大。
王熙凤无子,按说年轻有的是机会,然而作为嫡长孙媳妇,王熙凤无子不行。
“锭子药”这种颇有隐喻的礼物,就算贾元春无心,也会给王熙凤极大压力。她后来肆意敛财,极度悍妒,被休惨死等悲剧,都与“无子”有关。
二,贾环仍旧没有礼物,这是元宵节灯谜之后的又一次了。贾元春如此对待庶弟,证明她的格局非常低。也就不难理解为何省亲大观园不可取,站队母亲和祖母的家务事,以及插手父亲妻妾之争是那么幼稚她却乐此不疲了。
贾家将目光短浅的元春送进宫中,注定是祸非福。打醮清虚观又一次验证了她的“愚蠢”
上文说到端午节礼让林黛玉心里不痛快。贾宝玉要看薛宝钗的红麝串,却被一截雪白的臂膀吸引看呆了。林黛玉就用手帕打到了贾宝玉的眼睛上,将之调侃成“呆雁”。
贾宝玉吃了亏,哭不得笑不得,也只能罢了,谁让他忘情“有了姐姐忘了妹妹”呢。
不提宝黛钗三人的小心思。这边王熙凤却来请他们一起去清虚观看戏。不想贾母来了兴趣也要一同过去。王夫人看贾母高兴,一声令下吩咐家里人想要去的都可以和老太太过去。由此,打醮清虚观的情节就此展开。
不过,在说贾母为什么突然高兴去清虚观之前,要先解释下贾元春为什么会在清虚观打平安醮。
(第二十八回)袭人又道:“昨儿贵妃打发夏太监出来,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戏献供,叫珍大爷领着众位爷们跪香拜佛呢。还有端午儿的节礼也赏了。”
贾元春派夏太监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叫在清虚观打醮三天。注意这里的几个细节。
首先,贾元春的银子送来贾家并不是清虚观。打平安醮是贾家替贵妃操办。才有贾珍要带着众位爷们“跪香拜佛”。
其次,贾元春打醮,却不直接下旨张道士,而是让贾珍去操办,代表打醮清虚观不是皇家法事,而是由贾家伸头,贵妃协助以贾家名义主办的法会。
最后,贾家先操办了盛大的皇家省亲活动,再旅行热闹的平安醮祈福活动,无疑是将名声烘托到鼎盛,以求达到街知巷闻,形成舆论导向。
看清贾元春打醮清虚观的这三点潜台词,再回头看她打醮的目的,就会发现不同寻常。
贾元春晋升贤德妃,从不得宠一步登天成了贵妃,按说贾家应该也会鸡犬升天。就像杨贵妃得宠,杨家从三个姐姐到堂兄杨国忠全部加封进爵,风头鼎盛。
然而,看贾元春晋升后,再到省亲大观园结束。贾府的银库花得一干二净,全家上下却没有一人得到任何封赏,这是极其不寻常的。
而贾元春省亲当天,有细节表明她就此向皇帝做了暗示。
(第十八回)正等的不耐烦,忽一太监坐大马而来,贾母忙接入,问其消息。太监道:“早多着呢!未初刻用过晚膳,未正二刻还到宝灵宫拜佛,酉初刻进太明宫领宴看灯方请旨,只怕戍初才起身呢。”
贾元春迎亲当天去“宝灵宫”拜佛。如果知道宝灵宫既不是寺庙也不是道观,而是帝王的家庙,就会明白元春所拜之“佛”不简单。
注意《红楼梦》里的“神佛”,比喻的是神祇,不一定特指三清或者佛祖。所以去清虚观也叫拜佛,去宝灵宫也叫拜佛。
宝灵宫的“宝灵”,指的是帝王的灵威。汉代焦赣 《易林·益之困》:“盗窃灭身,贰母不亲,王后无党,毁其宝灵。”
唐代吴少微 《过汉故城》诗:“清晨宝鼎食,闲夜郁金香。天马来东道,佳人倾北方。何其赫隆盛,自谓宝灵长。”
元春省亲当天去祭拜先皇之灵,代表她对先皇感恩戴德。她有何感?自然是贾家建功立业,托庇于皇恩浩荡荣华富贵才有她的今日荣光。反过来也是说皇帝能坐稳龙椅,是贾家浴血奋战用命换来的。
这是典型的邀功了。还记得焦大是怎么说的?
(第七回)“不是焦大一个人,你们就做官儿,享荣华,受富贵?你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家业,到如今了,不报我的恩,反和我充起主子来了。”
焦大将自己的功劳与宁国公并列,认为是互相成就。焦大就像贾家,贾蓉就像皇帝。贾元春去宝灵宫祭拜,是在提醒皇帝要给贾家封赏。
然而皇帝不上道,不为所动,贾家钱花了、省亲办了,都过了好几个月,皇帝仍旧不给贾家封赏,反而是贾元春的舅舅王子腾被调回京,升了九省都检点……这是贾家的桃子被王子腾摘了的意思。别看他们是至亲,王子腾赚了钱也不可能给贾家花啊!
所以,一计不成再生二计,贾元春这次拿钱让贾家带头在清虚观打醮,就是再造舆论,借打醮清虚观体现三点效果。
一,平安醮是祈求风调雨顺的祈福盛事,代表贾家关心江山社稷,为国为民。会形成老百姓口碑。
二,清虚观张道士是贾府老人,荣国公的替身。他在贾家不遗余力的支持下,已经独立成了神仙一般人物。贾家对张道士如此,对皇帝自然更“忠心”。
反过来,贾家都不忘旧人,皇帝也不能辜负先皇老臣之心和追随他的群臣之义。
三,贾家先有女儿晋升贵妃,再有贵妃省亲,现在又打醮清虚观,轰轰烈烈的几件大事,很容易霸占“热搜”,形成舆论效果。
老百姓就像键盘侠,只看热闹不嫌事大。也会宣扬一通宁荣二公当年的丰功伟绩,同时也会质疑为什么不给贾家封赏。
此时贾家只需要在朝堂适当地推波助澜,贾府最不缺的就是御史言官和背后党羽势力。到时候在朝中以民意、人心和老臣等具体条陈持续上本举奏,不怕皇帝不屈服,给贾家加官进爵。
贾母明白打醮清虚观对贾家的意义。她突然感兴趣带队去清虚观凑热闹,也是她出马的效果更好。
(第二十九回)一句话没说了,只见人报:“冯将军家有人来了。”原来冯紫英家听见贾府在庙里打醮,连忙预备了猪羊香烛茶银之类的东西送礼。凤姐儿听了,忙赶过正楼来,拍手笑道:“嗳呀!我就不防这个。只说咱们娘儿们来闲逛逛,人家只当咱们大摆斋坛的来送礼。都是老太太闹的。这又不得不预备赏封儿。”刚说了,只见冯家的两个管家娘子上楼来了。冯家两个未去,接着赵侍郎也有礼来了。于是接二连三,都听见贾府打醮,女眷都在庙里,凡一应远亲近友,世家相与都来送礼。贾母才后悔起来,说:“又不是什么正经斋事,我们不过闲逛逛,就想不到这礼上,没得惊动了人。”
贾母所谓后悔不过是个意思,目的达到,她第二天就不再来,避免过犹不及。否则王熙凤也不会主动张罗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