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金条”黄鱼“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说到明国时期的黄鱼其实大家多多少应该知道的,其实就是一种金条了,但是我们经常性的看到一些电视剧里面好像送黄鱼都是一箱一箱的送的,那么这个黄鱼看起来应该不怎么值钱吧,要不怎么都是一箱一箱送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这个俗称黄鱼的金条到底值多少钱吧,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了!
从前人们对银行储蓄认识不足的时候,有钱人家都会用金条来压箱底。民国时期所谓的大小黄鱼实际上就是大小金条,大金条按照老秤来称的话就是10两重,而小金条则有1两重。换算成今天我们普遍所用的重量单位的话,大黄鱼差不多就是312.5克,而小黄鱼是31.25克。
大小黄鱼这个名字其实来源于一个和戴笠有关的传说。戴笠喜爱吃黄鱼,他的手下经常从浙江买来黄鱼送回重庆给他吃。戴笠的一个同窗想要借着他的人脉在老蒋手下谋个一官半职,于是就将自己父亲多年经商的积蓄换成了6根金条,当着众人的面送给了戴笠。
戴笠看到后却很生气,对他说:国难当前,你将这些金条送给我,不如换成粮食捐给百姓。这位同窗马上领悟道戴笠的意思,回去之后到菜场买了小黄鱼炸好,将金条码在篮子底下,黄鱼放在上面。戴笠这下子非常开心地收下了,这位同学也顺利进了军统局。
黄鱼值不值钱不仅仅要看重量,还要看它的成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含金量。在民国时,市面上的金条主要来自与三个地方,一个是重要造币厂的厂条,这也是老百姓心目之中质量更好的金条, *** 做的产品,规格统一。大小黄鱼其实上海人对 *** 厂条的称谓,也就是上海中央造币厂熔铸的厂条,纯度都能达到99%。
另外还有各地金铺、金号、银楼、银号所铸的商条,还有的就是外国的金条,也就是老百姓所谓的外条了。商条是商家铸造,规格、重量和成色都要看顾客的要求,所以总体来说都是比较杂乱的。至于外条更不好说,基本上都是混金,成色基本上都是在90%到95%之间,能达到95%以上的基本上没有。
所以对于老百姓来说,只有大小黄鱼才是首选。在1946年的上海曾经出现过兑换黄鱼的狂潮,中央造币厂日夜赶工制造黄鱼。随着民国法币的贬值,到了来年年初,一条10两的大黄鱼已经能卖到370万元法币。到了2月份,中央银行停售黄金,买卖黄鱼只得转入地下进行。
黄鱼到底有多值钱呢?在抗日战争初期,一根小黄鱼可以兑换大洋30到40枚。随着抗日战争的进展,黄金的价格越来越高,能兑换的银元也越来越多。在1949年之前,北京一个小型的四合院的价格大约是100块大洋,差不多就是三根小黄鱼。而当时一个小康之家一个月的生活费也就只有15块银元,黄鱼的价值可想而知。
民国时期的大黄鱼相当于现在的10万多块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