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通过孙子兵法分析,郤至看出了楚国的哪六个弱点?

诗词文献2年前 (2022-10-09)180

说到郤至,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在我们古代时期,不管大大小小的国家都会有自己的军队和自己的建筑工事,做这些东西就是防止敌人来犯。且也是为了防止敌人突袭的时候,不会一下子就打到自己的面前让自己没有反应的机会。那么在这些战争中如何有效地保证自己的实力,和预测敌人来犯就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了。

在我们《孙子兵法》当中的行军篇中,就能通过观察敌方的一些细节来发现敌方的意图。在原文中就有这么一段话:“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车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这段话的意思是,敌人使者措辞谦卑却有在加紧战备的时候,是准备进攻的。措辞强硬而军队做出前进姿势的,是准备撤退的。敌人轻车先出动,部署在两翼的,是在布列阵势。敌人尚未受挫却来讲和的,肯定是有阴谋的。敌人急速奔跑且并派兵列阵的,是要跟我军决战的。敌人半进半退的,是企图在引诱我军的。敌人气势汹汹跟我军对阵,却不交锋也不撤退的,必须要谨慎地观察敌方的企图。

通过孙子兵法分析,郤至看出了楚国的哪六个弱点?

从这一点就可以展现出,在战争中,对于敌人意图的判断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细心地去观察,且通过一些细小的变化去揣摩敌人的战略部署和军情。且这些东西都是可以通过,敌人的一举一动,和做事的方式行为去猜测的,这些都在文中有详细的解释。其实最关键的还是当地人有这些举动措施的时候,自己能不能够之一时间去发现察觉。如果后知后觉的话事情就会变得非常复杂了,所以在战争中一定要细心去观察,只有这样子,你才能拥有更大的把握去赢得这场战役的胜利。

在公元前575年的时候,晋厉公就联合齐、宋、鲁、卫四国攻打郑国,当时的楚国是郑国的盟友,就立即出兵援助郑国了。这俩双方的军队就在鄢陵相遇,当时的楚郑联军有九万多人,晋军只有五万余人,当时齐、宋、鲁、卫的军队还没有到达战场。这时候楚王见到自己人多势众,就想着趁机先击败晋军,因此下令让大军在晋军营地附近开始排列阵势。这是的晋厉公就率领大将登上高地,观察楚军的列队阵势,并研究决战计划。晋将大多数决定,还是先防守好,等待自己的友军到来,在跟楚军决战。但这时候新军副将郤至就看出了敌军的六个弱点,说到我们立即出击定能获胜。

通过孙子兵法分析,郤至看出了楚国的哪六个弱点?

随后就说:之一,楚军的人数不少,但是老兵多,根本没什么战斗力,第二,郑国的军队,现在都没有列成像样的阵势,说明缺乏训练。第三,两军都在喧闹不止,没有一点临战紧张的气氛,第四,据我所知,楚郑两军协调不好,就是楚军内部出了矛盾。第五,楚军士气低落。第六,楚军的将领赏罚不明,治军不严,因此军心浮动,士兵战斗肯定不会以死相拼。晋厉宫和众将领都觉得十分有理。且这时候,将军苗贲皇就说了,楚军的精锐都在左右两军中,重要我们攻打左右两军,在合力攻打中军,楚军必败。原来这位将军之前是楚国人,所以知道楚军的一些阵势分布。

随后的晋厉公便开始攻打楚军两边的部队了,但战车却陷入了沼泽地动弹不得,楚军看中晋厉公动弹不得便率领一众人马赶来,想要活捉晋厉公。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晋国将魏发现了楚军的意图,一箭就射去,正中楚王的左眼,楚军看见楚王负伤军心浮动。这时候晋厉公从沼泽地挣扎出来,便想着楚军杀去。楚军阵势大乱,纷纷后撤,一直退到颍水,晋厉公这才停止。随后就班师回城了。回城后,晋厉公论功行赏,随后在鄢陵连饮三日后凯旋而归。

通过孙子兵法分析,郤至看出了楚国的哪六个弱点?

从这场战役中,我们就可以看出,郤至就是很好的观察到了楚军的弱点,在众人多想要防守等待敌军的时候,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分析出了六个楚军的弱点。随后晋厉也听取了郤至的意见,这场战役中才能获胜。要是自己一直防守的话可能就不是这种情况了。所以有些时候我们还是要根据当下的情况来做出分析,从而把自己被动的处境,转化为主动的处境,这样子在战役中,获胜的机会就很大了。

其实孙子所说的这些东西,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也能遇见,怕就怕你不会分析战局从而做出针对,也怕有人给你分析好了战局,你不听取意见,要是这样的话,你只能是被攻打的一方,且被攻打时间久了自己就会产生怒气反击,随即就会导致自己做出错误的判断,这点在《孙子兵法》这本书中是万万不可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210/467000.html

“通过孙子兵法分析,郤至看出了楚国的哪六个弱点?” 的相关文章

苏味道:唐朝时期宰相、诗人,对唐代律诗发展有推动作用

苏味道:唐朝时期宰相、诗人,对唐代律诗发展有推动作用

苏味道(648—705年),字守真,赵州栾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南赵村)人。唐朝宰相、诗人。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苏味道出自赵郡苏氏。自幼聪颖,并文才出名。20岁,举进士及第,授咸阳县尉,跟随名将裴行俭攻打突厥。武则天时期,历任中书侍郎、吏部侍郎、同平章事,...

鲍旭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六十位

鲍旭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六十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鲍旭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鲍旭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丧门神,寇州人氏,原是枯树山寨主,后与李逵结交,率部投靠梁山。梁山大聚义时,排第...

王英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八位

王英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八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王英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英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矮脚虎,两淮人氏,车家出身,原为清风山二寨主。他因救助宋江,大闹青州,而到梁山入...

郭正一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全唐诗》存其诗一首

郭正一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全唐诗》存其诗一首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郭正一,字不详,定州...

《望天门山》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译文及注释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注释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

《子夜吴歌·秋歌》

《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夜吴歌·;秋歌》译文及注释译文长安城内一片月光,千户万户都在捣衣。秋风吹送捣衣声声,家家怀念戍边之人。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争,让我丈夫结束远征。注释一片月:一片皎洁的月光。万户:千家万户。捣衣:把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

《春思》

《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春思》译文及注释译文燕地小草像碧丝般青绿,秦地的桑树已叶翠枝绿。当你怀念家园盼归之日,早就思念你而愁肠百结。春风啊你与我素不相识,为何吹进罗帐激我愁思?注释燕草:指燕地的草。燕,河北省北部一带,此泛指北部边地,征夫所在之处。秦...

《登楼》

《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梁甫一作:梁父)《登楼》译文及注释直译繁花靠近高楼,远离家乡的我触目伤心,在这全国各地多灾多难的时刻,我登楼观览。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