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永乐大典》记录了哪些内容?它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诗词文献2年前 (2022-12-01)300

你真的了解《永乐大典》吗?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在中国五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前人留下了非常多珍贵的文化财富,它们以书本的形式存在,或以口口相传的方式继承,不论是质朴还是华丽,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永乐大典》则是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文化价值的宝库,也是全世界更大的百科全书,没有之一。但此瑰宝在经历离奇失踪、火灾和帝国列强入侵抢劫后毁于一旦,只残存下散布世界的不足全书四分之一的副本。抛开现实思考,如果《永乐大典》找到了,对中国乃至世界来说意味着什么?想要得出答案,首先就要先了解什么是《永乐大典》。

认识《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朱棣秉着彰显国威、造福万代的决心,以“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为宗旨,历时四年终于定稿(1407)。为了保证《永乐大典》名副其实,收录更多更准确的内容,明成祖允许编纂者调用皇家图书馆文渊阁的全部藏书,还派人到各地搜采图书,为编纂图书提供了充分的保障。该书的撰写规模前后累计3000多人,全书共22877卷(目录60卷,共计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

《永乐大典》记录了哪些内容?它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由于《永乐大典》的编纂有太多人参与,所以在内容上难免会出现前后体例不一,前后错互舛误的情况,但这并不影响它占据“万书之书”的宝座。

《永乐大典》作为百科全书,比其它国家的早了300多年,堪称世界文化遗产的精品,而且它保留了明初以前各种学科的大量文献资料,包括很多现在已经残缺或者丢失的珍贵文献,例如《薛仁贵征辽事略》、宋本《水经注》等,它所征引的材料,都是完整地抄录原文,因而这些文献能够很好地以原有的样貌保留下来。《永乐大典》不仅篇幅巨大,收集广泛,而且缮写工整,书中插图精美,山川地形皆以白描手法绘制图形,形态逼真,所以人们称《永乐大典》为“辑佚明初以前珍本秘籍的宝库”也不足为过了。

珍宝离奇“走失”

毫无疑问《永乐大典》是一件珍宝,明朝的皇帝都非常重视它的翻抄和保存。该书的原稿一直存于南京文渊阁,后毁于一场大火,正版一直放在明朝皇宫的文楼中,后因嘉靖皇帝着实担心它再次遭遇不测,“命左右趣登文楼出之,夜中传谕三四次,遂得不毁。”如此,《永乐大典》的正版被保留了下来,后来在嘉靖皇帝的推动下,再一次下令抄录了此书,最终在嘉靖皇帝去世第二年完成“复制”。

《永乐大典》记录了哪些内容?它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但离奇的事情发生了,在复制本完成之后,正版却不翼而飞了。根据前面提到的《永乐大典》的规模,按照当时一本书的大小是现在的两倍来计算,这本书足足要用一个房间来装。这样大规模的一本书,是如何在管控森严的皇宫不翼而飞的呢?这是一个千古之谜,史学界也称其为“中国书籍史上更大的疑案。”

关于这个悬疑案,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栾贵明用了30年来回答。上个世纪末,他向全世界公布了他30年的研究成果:《永乐大典》正本极可能仍存于世,存于北京十三陵中保存更好的永陵中。这个猜想得到了历史界很多专业人士的认可,其中有以下几种猜想论证:

一。被随葬说在该问题上研究了30年的栾贵明,得出了猜想结论便是被随葬说,此外,中华书局编审张忱石所著的《永乐大典史话》中也表示了这一说法。在明朝,明孝宗、明世宗等皇帝都很爱阅读《永乐大典》,案头旁时常放有几本,依据流传下来的关于明朝葬礼的习俗(把死者生前所喜爱的书籍随葬),那么此书被随葬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二。被藏在夹墙说皇家档案馆皇史宬全为整石雕砌,殿内大厅无梁无柱,南北墙厚分别为6米,东西墙后分别为3米,收藏了金匮、四库全书、玉牒等。有学者认为当时的统治者为了更好地保存此书,将《永乐大典》藏于皇史宬的夹墙内,以备不测。按照皇家修建用料标准,墙体内防潮防蛀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永乐大典》真的存放于此,也是能够很好被保存的。

假如我们找到《永乐大典》

但是无论是多么具有理论依据的猜想,它总归是虚幻的。假如多年后我们的后辈依据猜想找到了《永乐大典》,对我国甚至世界有什么影响呢?

想必会轰动全世界吧!

《永乐大典》记录了哪些内容?它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有万书之称的《永乐大典》,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百科文献,如果真的找到了全本书,那么那些被遗忘的珍贵的关于地理的、历史的、医学的、法律的、政治的、文化的等资料就能重新被发掘,那些前人留下的闪闪发光的思想能够重新造福人类,也许很多疑难杂症能够找到解决 *** ,很多政治问题能够找到突破口,也许很多未解之谜能够拨开迷雾,也许。。。

不管如何,《永乐大典》能够被找到,不论是对中国还是世界,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212/476134.html

“《永乐大典》记录了哪些内容?它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的相关文章

李忠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八十六位

李忠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八十六位

李忠是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外号“打虎将”,于小说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首次被提及,本来是一名行走江湖,耍棒卖药的人,也是史进的首位武术老师。后来打败桃花山首领周通,自己成为寨主,于三山聚义时上梁山司职步军将校,坐上第八十六把交椅。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忠的详...

丁得孙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九位

丁得孙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九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丁得孙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丁得孙,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一百单八将之一,面颊及全身都有疤痕,人称中箭虎,原来是东昌府将领没羽箭张...

魏定国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四十五位

魏定国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四十五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魏定国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魏定国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神火将军,凌州人氏,原为凌州团练使,善用火攻。他与单廷珪一同奉诏征讨梁山,尚...

张仁愿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名列北宋《十七史百将传》

张仁愿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名列北宋《十七史百将传》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仁愿(?-714年...

南宋官员林之奇简介:朝廷采纳其意见,停止推行《三经义》

南宋官员林之奇简介:朝廷采纳其意见,停止推行《三经义》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北宋官员杨大雅简介:有女嫁欧阳修,曾为《新唐书》写序

北宋官员杨大雅简介:有女嫁欧阳修,曾为《新唐书》写序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杨大雅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杨大雅(965年-1033年),初名侃,字子正,宋州人。因避宋真宗旧名改大雅。靖恭诸杨虞卿之后,...

北宋状元章衡简介:曾编纂历代帝系《编年通载》

北宋状元章衡简介:曾编纂历代帝系《编年通载》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章衡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章衡(公元1025年—公元1099年)字子平,汉族,浦城(今属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上柱国,吴兴...

明朝吏部左侍郎叶盛简介:编有《菉竹堂书目》6卷

明朝吏部左侍郎叶盛简介:编有《菉竹堂书目》6卷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