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折一楔子简介:属于元杂剧剧本体制
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传统戏曲形式。形成于宋代,繁盛于元大德年间(13世纪后半期-14世纪)。主要代表作家有,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等。主要代表作有:《窦娥冤》《倩女离魂》《汉宫秋》《梧桐雨》等。其内容主要以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为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主线明确,人物鲜明。其结构上最显著的特色是,四折一楔子和一人主唱。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四折一楔子是元杂剧剧本体制。元杂剧剧本一般都安排唱北曲四大套,每套各有若干支曲子,少则3支,多则20余支,同属一个宫调,一韵到底;每套曲子都由正末或正旦一个角色主唱。
四套曲子大抵与戏剧冲突的开端、发展、 *** 、结局四个段落相适应。
此外,为了交代或衔接剧情,有时加过场戏。这种过场戏,或一或二,前后位置根据剧情发展的需要而定。
在过场戏里除宾白外,只唱《仙吕赏花时》或《正宫端正好》等一、二支曲子,后来明刊本的元杂剧,标为楔子。楔子是取木工加楔入榫,使之密合牢固的意思。
元杂剧的这种剧本结构形式,从现存的《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可以概见。后人常用四折一楔子来概括元杂剧的剧本体制。
凡论元杂剧体制者,无不提及楔。四折一楔子乃通常格式。楔子甩小令,折甩套曲,此乃楔子与折之分水岭也。楔子居于剧首者,主要作用乃交代故事情节之背景、原由,亦常介绍剧中主要人物及其之间相互关系。
以马致远《汉宫秋》剧首之楔子为倒,解析剧首楔子之基本状态。元杂剧中人物上场时,通常念上场诗。折中之楔子,主要是在故事发展过程之中,有必要插入一段情节。多本剧之楔子不同于单本剧之楔子,而有其特殊性。
在四折一楔子的基础上,元杂剧又服务剧情需要,创作了四折二楔子的结构体制,现存作品10部;采用五折的作品,现存只有2部;采用五折一楔子的作品,现存只有3部,且楔子均在一折前。
这其间用的最多的是四折一楔子,共101部作品,占现存作品一半以上。
从现存元人杂剧作品,可大致看出从四折到四折一楔子的发展思路,尤其是楔子在一折前这种结构。四折一楔子留存作品最多,内在结构变化丰富,成功作品也比较多。
四折作品中最多的两种,起、承、转、合(27部)和起、转、再转、合(15部);四折一楔子作品中最多的两种,起、承、再承、转、合(22部)和起、承、转、再转、合(17部),这两种楔子均在一折前,可谓一折的前奏,即把一折中一部分关于剧情的人物、背景、前题等,移置楔子,更利于剧情展开。
后两种去掉楔子,内在结构和前两种完全一样。这可以看出楔子最初的含义,即引子,而后代小说留存的影响,如《儒林外史》之一回,也即此意。明、清传奇的家门大意,也应从此发展而来。
但元人对楔子的灵活运用,自成一代之风,既超越前人,也使后代戏曲、小说难以比肩。
楔子在元杂剧创作者手中,异常灵活,作用多端,是整个剧情内在结构的调节器,使元杂剧简单的结构丰富多样,从现存作品亦可看出这种特点。
在此,列以总表,便于更加全面掌握元杂剧的结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