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杜甫创作《赠花卿》的本意是什么?杜甫是为了讽刺“花惊定”吗?

诗词文献2年前 (2023-03-16)810

杜甫《赠花卿》是千古名篇,那么他创作的本意是什么?是为了讽刺花惊定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一、《赠花卿》赏析

《赠花卿》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白话翻译:

锦官城内,丝竹管弦的声音,整日纷纷扬扬。美妙动人的乐曲,一半飘舞到了江面上,另一半则飘到了空中。如此动人的乐声,只应该属于天上。在人间,又能够听得到几回呢?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在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引用频率极高的千古名联。每当我们听到动人的音乐或者是歌声时,想要赞美对方的天籁之音,通常会想起这一联诗。

不过很多人都忘记了,或者根本就不知道,这联诗其实是用来讽刺人的。根据明代杨慎的说法,杜甫的这首《赠花卿》讽刺的对象,正是标题里的这位花卿。

花是花卿的姓,而卿则是对他的敬称。花卿的本名叫做花惊定,有的书籍上也写作花惊定,是唐朝安史之乱时,蜀中的一员猛将。

那么,花惊定到底做了什么事,杜甫又为何要写诗讽刺他呢?原来安史之乱时,唐朝有很多地方军阀都纷纷自立门户,自己称王,当时四川有一个叫段子璋的人也穿起了黄袍。

节度使崔光远带兵去平乱时,他的牙将花惊定,凭借过人的武功,斩下了段子璋的人头。这前半段故事,后来被杜甫写进了他的古风诗《戏作花卿歌》里面,诗云:

成都猛将有花卿,学语小儿知姓名。

用如快鹘风火生,见贼唯多身始轻。

绵州副使著柘黄,我卿扫除即日平。

子章髑髅血模糊,手提掷还崔大夫。

李侯重有此节度,人道我卿绝世无。

既称绝世无,天子何不唤取守京都。

诗歌大意:

成都城里有一员猛将,名字叫花惊定。牙牙学语的幼儿,都听说过他的大名。他的办事效率极高,动作像鹰隼一样迅猛。那速度之快,简直双翼生风,口鼻喷火。

不过花惊定只有在贼人多的时候,才会展现出过人的轻功。绵州副使段子璋私自穿上了黄袍,我们花将军一天之内就将他荡平。

拎着反贼血淋淋的人头,一下子就掷到崔大人的面前,李侯因此才重新占领了绵州城。人人都说花惊定是绝世无双的将才。既是绝世无双的将才,天子为什么不把他召去镇守京城呢?

杜甫这首诗里比较详细地讲述了花惊定在蜀中平乱的过程,段子璋作乱时,崔光远带着他去平叛。结果双方刚交手,他已把段子璋的首级砍下来,还很豪气地往崔光怀脚下一掷。

诗的第三句到第八句,把花惊定描写得像一个唐传奇中的高人侠客。他身手敏捷得已经不像是一个正常人,而是像一只行动带着风与火的隼。

平常大家都不知道花惊定有这样的功夫,他说那是因为以前贼不多。只有贼多的时候,人们才能看到他过人的轻功。

从这段描述看来,花惊定当时应该是上演了一出漂亮的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直接用斩首行动,在一天之内平定了段子璋的叛乱,立下了奇功。

所以绵州城里面,刚学说话的孩子都叫得出花惊定的名字。看到这里,我想有些读者一定糊涂了。既然这个花惊定武功盖世,又为唐朝平乱立了大功,为什么杜甫要去讽刺他呢?

二、《赠花卿》为何从讽刺人变成了夸奖人?

《旧唐书崔光远传》中说:光远率将花惊定等讨平之,将士肆其剽劫,妇女有金银臂钏,兵士皆断其腕而取之,乱杀数千人,光远不能禁

原来,这个花惊定竟然纵容士兵抢劫老百姓。他的手下看到当地妇女手上有金银手钏的,直接就把人的手砍断,夺走手钏,就这样杀害了几千人!

更可怕的是,花惊定在干这种事的时候,他的上司崔光远竟然完全不能约束他。只怕这个花惊定也和段子璋一样,早有了谋反的心。

后来皇帝追究崔光远的责任,崔光远忧郁成疾,就这样病死了。杜甫听说了这件事,对花惊定在一日之内取到段子璋项上人头的事,产生了怀疑。

因此才会在诗的最后说,花惊定既然这么了不起,为什么皇帝不叫他去守京都呢?留在我们蜀中,不是屈才了吗!

因为有这件事的存在,所以当人们《赠花卿》时,自然就会联想到这个花卿指的就是花惊定。既然杜甫早就对花惊定有意见,那么这首《赠花卿》当然也不是讲的什么好话。

所以从北宋时开始,就有人认为,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两句,就是在暗示花惊定坐镇绵州,在城里越级享受到了皇帝的礼乐。

不过,为什么后来很多人都把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两句当成好话呢?这是因为花卿原来还有另一种解释,据说是一名歌伎。

如果把花卿当成一个歌伎的名字,那么杜甫这首诗看起来,就只是单纯地在赞美一个人的歌声,那么这首诗就成了和《江南逢李龟年》差不多的绝句了。

结语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两句诗,到底存不存在讽刺,到如今为止其实还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

以明代杨慎为首的学者,认为这首诗就是在讽刺花惊定,而以胡应鳞为首的学者则认为,这首诗就是在赞美一名叫花卿的歌妓。

后来到了清代,又出来一种说法,大概认为杨慎、胡应鳞二人讲得都不对。杜甫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有可能的确是听到了花惊定府上的丝竹声。

演奏者很有可能是安史之乱后,从宫中流落到民间的歌伎,所以杜甫才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据说在明朝以前,主流的声音一般都是认为《赠花卿》中的花卿,就是指花惊定,而这首诗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讽刺花惊定。

后来,这首诗传到了日本。人们从字面上去理解并接受了这首诗的美妙,他们觉得诗中并不存在讽刺的意思。

时间一久,这样的看法反过来影响了中国的学者,所以《赠花卿》不含讽刺的说法,就开始慢慢占了上风。

这首诗中到底存不存在讽刺的意思,至今已经很难得出唯一的答案了。不过如今的人们将它当成好话来用,已经是约定俗成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3/494232.html

“杜甫创作《赠花卿》的本意是什么?杜甫是为了讽刺“花惊定”吗?” 的相关文章

在政治、诗歌等方面,赵翼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在政治、诗歌等方面,赵翼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赵翼(1727—1814年6月5日),是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诗人。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

应玚:东汉末年文学家,擅长作赋,诗歌亦见长

应玚:东汉末年文学家,擅长作赋,诗歌亦见长

应玚 [yáng](?—217年),字德琏,东汉汝南南顿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应玚初被魏王曹操任命为丞相掾属,后转为平原侯庶子。曹丕任五官中郎将时,应玚为将军府文学。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应玚卒于疫疾。应玚擅长作赋,有文...

《季汉辅臣赞》是由谁创作的?其内容是什么?

《季汉辅臣赞》是由谁创作的?其内容是什么?

杨戏,字文然,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季汉辅臣赞》是三国时期蜀汉大臣杨戏于延熙四年(241)所著的一篇文章,其内容为对蜀汉历代君臣的赞美及评价之辞,被陈寿收录在《三国志·蜀书·邓张宗杨传》。《季汉辅臣赞》共有32条评语,对蜀国54位君臣进行...

孟康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位

孟康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孟康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孟康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玉幡竿,真定州人氏。他原是船匠出身,奉命监造花石纲大船,因杀死提调官,弃家到饮马...

彭玘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四十三位

彭玘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四十三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彭玘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彭玘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天目将,东京人氏,原为颖州团练使,善使三尖两刃刀。他随呼延灼征讨梁山,被扈三娘生...

欧鹏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四十八位

欧鹏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四十八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欧鹏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欧鹏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摩云金翅,黄州人氏,军户出身,原为黄门山大寨主。他因钦慕宋江,而到梁山入伙。梁山...

《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译文及注释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注释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

探索鲍照怀才不遇的一生,他在诗歌上有和成就?

探索鲍照怀才不遇的一生,他在诗歌上有和成就?

鲍照,字明远,南宋朝时期文学家,推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与北周庾信齐名,二人合称“鲍庾” ,与颜延之、谢灵运并称“元嘉三大家”,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鲍照生逢乱世,他出生时还是东晋,到六岁时就变成了刘宋。这不仅是一个战乱频仍的年代,而且是一个最重出身的年代,魏晋以来的...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