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为何年味儿越来越淡?古人的过年习俗有哪些?
宋人吴自牧《梦粱录》记述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乎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新年古称“元旦”“元日”“岁旦”等,民国之后改称“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然而,如今过春节,除了远方的游子回家团聚,值得期待,就是除夕夜的“年夜饭”和“春晚”,还能体现出过年。
怪不得,每年过年,人人都会感叹一句:“现在过年越来越没意思了,‘年味儿’越来越淡了。”
诚然,相比于现在,古代过年的内容丰富多彩,祭祀祖先,消灾辟邪,祈福求吉,迎神送神,走亲访友,充斥着浓浓的“年味儿”。
那么,古人过年都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又是怎样流传的呢?
今天除夕,不如跟着我的文章,去古代过一回年吧。
燃放爆竹
爆竹起源很早,大概在西周时已由此风俗。
古人燃放爆竹,最初的目的是为了驱逐妖魔鬼怪。南北朝时,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於庭前爆竹、燃草,以辟恶鬼。”
《神异经》上说:西方深山中有一种人,身高不过一尺,不害怕人,若是人触犯了它,便令人浑身发热,这种怪兽人称“山魈”。
人们发现山魈惧怕火光和响声,便点燃竹子,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以惊吓山魈,这便是最早的爆竹。
还有一个传说,古时候有一种怪兽,名字叫“年”。年头长长角,凶猛异常,经常在除夕夜出来祸害百姓,吃人和牲畜。
人们非常害怕“年”,却无法制服它,只好在除夕这天扶老携幼跑到山里躲避。
有一年,村里人正忙着逃难,来了一位乞讨的白发老人,大家都在慌乱恐惧中,谁还顾得上他啊?
只有一位心地善良的老婆婆,看老人可怜,给了他一块饼子,并让他赶紧去山里躲“年”。老人听了,笑而不答,老婆婆只好一个人走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村民们回到村里,发现牲畜都安然无恙,只有那位老婆婆家里火光冲天,发出“砰砰啪啪”的响声,怪兽“年”站在远处,瑟瑟发抖。
突然,老婆婆家的大门开了,一位红袍老人出现在门口,年吓得掉头就跑,狼狈逃窜了。
原来,红袍老人点燃了老婆婆家堆积的竹子,发出的火光和响声吓跑了“年”兽。
大家才发现,“年”惧怕火光、响声和红色,从此以后,每逢除夕夜,百姓们便点燃竹子,大门上贴上红纸吓唬、驱赶“年”兽。
唐初,瘟疫流行,有个叫李畋的人把硝石装进竹筒,以点燃后产生的烟雾驱散山岚瘴气,消除了瘟疫,这便是最早的火药爆竹了,李畋也被尊为中国的“花炮祖师”。
到了宋代,火药和造纸术飞速发展,人们用纸把火药卷成火药卷,点燃后会产生巨大的响声,现代鞭炮的雏形由此产生。
宋人施宿《会稽志》卷十三说:“除夕爆竹相闻,亦或以硫磺作爆药,声尤震厉,谓之爆仗。”
宋代周密《武林旧事》也记载了连续的爆竹——鞭炮:“至于爆竹……内藏药线,一爇连百余不绝。”
人们燃放爆竹的最初目的是为了驱赶怪兽、瘟疫,后来因其响声有强烈的喜庆色彩,发展成辞旧迎新的象征符号,成为了新年最主要的习俗。
桃符和门神的由来
王安石《元日》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桃符是门神和对联的原始雏形,挂桃符、贴门神都是古人安宅辟邪的重要方式之一。
桃符的起源由来已久,还是南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道:“正月一日……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旁,百鬼畏之。”
宋人陈元靓所著《岁时广记》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宋代桃符的相关情况,“桃符之制,以薄木板长二、三尺,大四、五寸,上画神像狻猊、白泽之属。下书左郁垒、右神荼,或写春词,或书祝祷之语,岁旦则更之。”
狻猊、白泽都是古代瑞兽,其实就是狮子的两个古名。
神荼郁垒是古代的两位神将,很多古籍都有记载,最早出自汉代的谶纬书《河图括地象》:“桃都山有大桃树,盘屈三千里。上面有金鸡,下面有二神,一名神荼,一名郁垒,都手执苇索,专门吃不祥之鬼和怪兽怪鸟。每天天快亮时,日照金鸡,鸡则大鸣,于是天下所有的鸡都跟着鸣叫。金鸡飞下来,吃诸恶鬼。鬼畏金鸡,都吓得逃之夭夭了。”
《河图括地象》如今已经失传,关于神荼神荼郁垒抓鬼怪,民间更广为流传的一个版本是这样的:
相传,东海之滨,美丽的度朔山上有一大片桃林,其中有一棵桃树,枝繁叶茂,树冠蟠虬、覆盖三千里,结的桃子又大又甜,吃了可以成仙。
神荼郁垒就是守卫这片桃林的神将。
一天,一个青面獠牙、红发绿眼的怪兽来偷桃子,桃林主人就让神荼郁垒去驱赶它。神荼郁垒手持桃枝打败了怪兽,用苇索捆绑起来,喂了看山的老虎。
此后,人们便于除夕夜用桃木做成桃人挂在门口,用来辟邪驱鬼怪。
后来,人们又在桃木板上画上神荼郁垒的画像,或者写上他们的名字,就是最初的门神。
古代先民们自来认为桃木可以辟邪,先秦时代,人们便使用桃木柄扫帚,认为具有驱鬼除邪的神奇力量。《礼记·檀弓下》说:“君临臣丧.以巫祝桃茆执戈,(鬼)恶之也。”
《庄子》里亦有文称:“插桃枝于户,连灰其下。童子入而不畏,而鬼畏之。”
后来,人们又把会捉鬼的钟馗画在木板上作为门神,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岁首画钟馗于门,不知起自何时”,可见新年挂钟馗的习俗由来已久,盛行于宋。
后来,造纸术兴起,人们便用纸张代替桃木板,久而久之,门神画像又被换成祈福求吉的吉祥话,这就是春联的雏形。
清代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春联》记道:“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
又记:“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或用朱笺,或用红纸。”
因而,春联也是起源于桃符的,冰心在《三寄小读者》中写道:“每到新春季节,总会看见人家门口贴的红纸春联,上面有的写着:‘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桃符就是春联的别名。”
守岁、饮屠苏酒
我们小时候过年还有“守岁”的习俗,除夕夜吃过晚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点起火炉,吃炒花生,嗑瓜子,聊天,看春晚,12点春晚的钟声敲响,母亲的水饺也煮熟了,开始放鞭炮,吃完水饺,已经到了第二天大年初一,守岁完成,开始上床睡觉。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关于守岁也有美丽的传说。
相传,玉皇大帝的小女儿美丽善良,却偏偏爱上了凡间一个给人家烧火的穷小伙儿,玉帝很生气,一怒之下,把小女儿贬为了凡人。
王母娘娘不忍心自己的女儿跟着穷小伙儿受苦,向玉帝求情,封穷小伙儿做了“灶王神”,玉帝的小女儿自然成了“灶王奶奶”。
灶王奶奶深知民间疾苦,就趁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回天宫探亲时带回许多东西,分送百姓。
她回去后二十四扎扫帚,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肉,二十七杀鸡,二十八蒸馒头,二十九打酒,年三十包饺子,深夜从天宫赶 *** 间,百姓们为了等待灶王奶奶,都不肯睡去。
人们看到灶王奶奶回来了,还带回好多好东西,赶紧点香火、放爆竹迎接灶王奶奶。
后来,发展成习俗,就成了“守岁”。
守岁的习俗出现了的比较晚,唐人李淖的《秦中岁时记》载:“守岁之事三代前后典籍无文,至唐杜甫的《杜位宅守岁》诗云‘守岁阿咸家,椒盘已颂花’,疑自唐始。”
唐诗中关于守岁的描写已不少,例如孟浩然的“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杜甫的“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白居易的“守岁樽无酒,思乡泪满巾。”
守岁的最早记载出自西晋周处 《风土记》: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除夕夜守岁时,一家人围坐吃团圆饭,还要饮屠苏酒。
屠苏是一种用多种药材泡制的酒,据说有克制瘟疫邪气的神奇功效,冬春季是瘟疫的高发季节,古人除夕夜饮屠苏酒,以求来年不患瘟疫。
相传,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其配方为大黄、桂枝、防风、花椒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
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他每年腊月都把草药包好分送给邻里乡亲,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饮用可以祛病。
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饮屠苏,岁旦辟疫气,不染瘟疫及伤寒”。
据说他还把自己的药堂起名为“屠苏屋”。
“屠苏”之一次被记载却是在唐朝,韩鄂写的《岁华纪丽》:屠苏酒起于晋,昔人有居草庵,每岁除夕,遗闾里,药一帖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酒尊,合家饮之不病瘟疫。
由此可知,饮屠苏酒在唐代已成为过年的习俗。有趣的是,我们平时饮酒,总是先敬长者,而屠苏酒却是年纪最小的先饮。
晋朝的一位官员董勋解释说:“过年,年龄小者长了一岁,值得祝贺,所以先饮;年纪大者老去了一岁,是件不好的事,所以后饮。”
苏辙《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习俗。
苏轼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中也说:“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
这兄弟二人都是希望自己长寿啊。
回宋朝过年吧
怎么样?古代过年是不是比我们现在有趣的多?可惜现在这些年俗几乎都被摒弃了,若是想过一个真正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年”,只有去穿越了。
而且更好穿越到宋朝,宋朝是中国经济文化的高峰期,宋人是公认的最风雅浪漫、最会玩儿的人,到了宋朝,一定让你过一个最“中国”的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