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乾隆年间,一桩“寡妇合奸案”,让人明白什么是“斯文败类”

中国历史2年前 (2023-04-23)840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谈起封建礼教,当以古代女子的婚姻观为典例,世人循孔圣之言,要求女子以贞烈为德,勿在婚姻中行偷腥耍滑之艳事。

然而,再密的墙也有透风之时,世上既有贞烈女,可知亦有不甘寂寞、“红杏出墙”者。

乾隆二十九年,一个女子走到在自家房梁下,用三尺白绫结束了性命,她走得紧迫又冤屈,此间各种缘由,不仅与她婆婆有关,还引出一桩“合奸案”。

家有贤德,引狼入室

乾隆年间,湖南桂阳县,有一户家中略有积蓄的小地主,户主名为何文安,喜弄诗文,常将光耀门楣之责,寄托于子孙考取功名之上。家中又仅有一子,名唤何先佑。

古人论婚嫁,不兴子女成年后再操行。何文安在幼子还未及冠时,就已为他订下一门亲事,并且还安排二人早早完婚。先佑之妻孙氏,亦是同乡人,两人皆是十四、五岁的年龄。

先成家再立业,媳妇娶进门后,自然要操心下自家孩子的前程。当时乡间设有学堂,普通务农弟子若有钱,会去学堂就读;亦有钱财甚多的大族,会在自家设私塾,供族中子弟学习。

私塾是个尽含人情腌臜的地方,家族一切人情纷争,尽在其中。《红楼梦》里,薛蟠在私塾中拉帮结派,引起贾府子弟闹事,前去代课的老师贾瑞又惦记琏二嫂的美貌,妄图与王熙凤与他私通,却反被误性命。

由此可见,高门大户设在家内的私塾,给男子与自家女眷提供了接触的机会,至于如何发展就只能由个人取舍。何家没有钱办私塾,但还是能为孩子在家中请一位专师教导。

这位先生名叫何顺三,他与何家是同宗,按理讲也算知根知底的亲近人,但亲近人易生“亲近”事。

本来何先佑年龄尚小,家中诸多事物都需请教父母,虽说在古时,在室的媳妇不便见外客,但主母却不一样,她们“执掌中馈”,家中大小繁琐事皆要她们过目,自然也有点接近外客的自由。

何父偶尔不在家时,何母负责与教书先生沟通,打点人情往来。这一来二去,何母张氏便与何顺三熟络起来。彼时的何父未察觉异常,他将何顺三视为义弟,还亲教何先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要遵从师长。

何先佑因生来体弱,又长居深院,以四书五经为习,渐养成懦怯的性子。他也算面若冠玉的男子,可是中看不中用,没等他这股性子磨练出狠劲,何父就先撒手而去。

这一大家子的吃穿生计以及何家的家业,从此落在何先佑一个十几岁的人身上。他欲做善人,无奈门前有恶狼。何顺三知道何先佑的秉性,见他独撑家业,遂起了“吃绝户”的心思。

半老徐娘,春意害人

外人虽然称何顺三一声“先生”,但在乡间他也不过是个“穷教书”的人,唯以文墨户口。如今这般好的机会放在眼前,他哪肯放过,便寻摸着与女眷私通,摸些何家的银两再走。

何家有两位女眷,何顺三与孙氏并未见过几次,若想用感情谋私利,肯定是选择张氏最妥。再说那张氏,也不过三十出头的年岁,她自从自家男人走后,还未出丧期太久,便有些耐不住守寡的寂寞。

一个门内的事,就算他们真做什么,外人也不知晓。所以张氏在与何顺三的日常交流中,言辞放纵起来,何顺三抓准张氏的心理,用暧昧的神情,把她的心也挑逗得很痒。

两人都久经人事,试探几次后便实操起来,何顺三在某夜借着酒劲,就跟张氏把丑事做了。张氏尝到甜头,不肯将这种风月推为因喝酒才产生的错误,她想要的是长长久久。

张氏决定让何顺三久居家中,便去哄骗何先佑,先是教导他要用功读书,又言家中无长父管教,她一个妇人力衰,怕管不住自己长大的儿子,决定让教书先生留在家中,以便时时督促他。

也怪何先佑确实是个没心眼的人,他丝毫不觉得留外男在家不妥,只是一味听从母亲的安排。虽然没几个下人,但二人行苟且之事也怕被人发现,若是传出去,何右三怕会被绑到官府,张氏也免不了惩罚。

为了掩藏,二人定下规矩,何顺三在晚间偷偷去张氏房中,两人做“夫妻”后,赶在鸡叫报时前,何顺三再返回自己屋中。虽说此法可行,但世上哪有不通风的墙?没瞒几日,便出现岔子。

某日,儿媳孙氏,忧虑婆婆这几日身子骨看着不大好,便想早点去她跟前侍奉,她起了个大早,打算去婆婆屋里奉茶请安,顺道问下张氏是否想换些清淡的饮食?

孙氏刚推门进屋,就觉察出屋内气氛不对,哪来的男人的鞋子?

再往床上一看,被子下弓起的身形分明是两个人,待再靠近些时,床上的人也醒了,三个人都都吓得低声惊呼,却都不敢声张。

孙氏看着婆婆遮脸的动作,本想问些什么,又知留在是非之地对她而言是个麻烦,犹豫片刻后,到底是没问出口就溜了。何顺三也不傻,孙氏前脚刚走,他就收拾起衣服往外跑。

事既然被撞破,就得考虑封口的事。张氏对儿媳哭哭啼啼,让她不要将这件丑事戳破,又言语暗示孙氏,如果此事传出去,对孙氏的名声也不好。

孙氏本就为人善良,在家中又没什么话语权,她不想搅和进烦心事,也明白其中利害,自然不想深究,便将此事应下。

只是私通一事,兹事体大,孙氏免不了多言几句。她劝诫婆婆张氏,何家不过是贫弱之家,靠着先公勤恳,才攒下家业,希望婆婆体谅先公的苦,再为自己孩子的前途多考虑下,不要再做什么越矩之事。

张氏自觉惭愧,当然点头答应。出了乱子后,孙氏本以为婆婆会把何顺三赶走,从此就老实守在家中,未曾想,何顺三不过出去躲了几天,之后又大摇大摆回到何家,甚至还故意在她眼前频繁走动。

原来,张氏一直忧惧往后的日子拿捏不住儿媳,又怕孙氏偷偷将此事透出,几番困恼下,又找了何顺三商议后策。

何顺三本就是起歹心的人,见张氏还要跟他共谋,就干脆对她说:“那小妮子指不定后面怎么整我们,不如将她也拉下水。”

张氏听完这番话,心一头颤,又联想到,待何元佑长大,孙氏成为当家主母后,兴许还会用这件事苛待她。眼下还是把孙氏的把柄握在手中,先让自己过得顺心才是正理。

这一合计,张氏就总找着借口将自己儿子支开,再让何顺三去勾引孙氏。孙氏本是有夫之人,又恪守礼教,还以为何顺三是不知廉耻,故意来挑衅她,便想着法子躲他。

何顺三做起轻浮事来,举止是愈发大胆,甚至还在与孙氏独处时,故意用暧昧之语挑逗她。孙氏火气涌上心头,又苦于没有法子惩治这个斯文败类,只能跑到孙氏面前哭诉,求婆婆感觉将人撵走。

孙氏所言条理清晰:

她指出何顺三分明是包藏祸心之徒,不仅引诱婆婆去做不轨之事,如今还来骚扰她,肯定是图谋他们家的钱。

本想让婆婆做主的孙氏,却反被张氏一顿呵斥。张氏让儿媳不要得寸进尺,总想着用这件事威胁她,又言,现在将教书先生赶出去,只回让外人起疑心。

受了一顿气的孙氏,选择再次隐忍。毕竟她在家中说不上话,如果贸然告诉丈夫,说不定会反被婆婆和何顺三诬陷,说她不受妇道,故意勾引何顺三。

事已至此,躲人为上计。孙氏每日都避着何顺三,只求与他少见面。又是几日后,孙氏正在房中整理杂物,刚将被子放在床上铺开,背后不知从哪窜出一个人,竟然一把抱住孙氏。

孙氏一惊,转头一看那人的脸,可不就是何顺三。她反手给何顺三一巴掌,挣扎道:“你这忘八端,亏你也是读书人,今日我就是赔上这条命也要去报官。”

何顺三本以为孙氏一个妇人,软硬兼施下,肯定也就从了他,但如今孙氏一副誓死不从的模样,何顺三又被一巴掌给打醒了点。他本是图财,若闹出人命,可就是大事,于是脚底抹烟,又跑了。

孙氏如今发丝凌乱,模样狼狈,她内心极度惊慌,赶紧去见丈夫,又对他陈述这段时间家中的混乱。何先佑看见媳妇的样子,先是有点心疼,但别人惦记自己的女人他却不敢气,对着孙氏连连唉声叹气。

“你就忘了这事吧,传出去,对你,对母亲的名声都不好。反正,他也不敢再回来。”

孙氏不可置信,她知晓丈夫是个老好人的性格,却没想他连这事都能忍,只能不断央求他给自己讨个公道。

“算了,他毕竟是我的老师,真闹到对簿公堂的地步,我面上也无光。”

既然丈夫要忍,哪还有回转的余地?孙氏含泪咽下这股气,希望那个贼人,不要再跑回何家。他们二人都不知,正是这没理由地退让,将把一个家拆得支离破碎。

烈女明志,公堂惩恶

这事从何顺三跑了开始,确实可以糊里糊涂地化解掉。坏就坏在,张氏不知怎的,疑心病很重,就是怕这事传出去。所以在何顺三来找她拿些银钱要离乡时,竟然还驱使何顺三去奸淫儿媳。

何顺三心里大骂这女人,简直是疯了,但张氏不想让他从这件事脱身,进而要挟何顺三,如果他不按自己的吩咐去做,就得不到银子。心里念着跑命钱的何顺三,几番犹豫后,最终答应。

这一次,他们制定出周密的计划。张氏在某日佯装有事,她告诉孙氏,她要去寺庙上香,让孙氏在家守着就行。

何先佑也一早出门,孙氏独自在家,便老实地待在房中做针线活。就在这个当口,何顺三悄悄摸进屋内,用准备好的帕子捂住孙氏的嘴,为的是防止她咬舌自尽。

孙氏见何顺三又回来,心如死灰,奋力抵抗。何元佑这时突然从外归来,见到何顺三压着自己媳妇,当然气上心头,他立刻操着拳头往何顺三脸上砸。

对付女人还行,再对上一个男人,何顺三肯定怕,他跟何先佑拳脚纠缠之时,对着何先佑的眼睛一捶,趁对方倒地后,马上夺门而出。何顺三也知道,这事再做不得第三次。

孙氏心中羞愤,又心疼丈夫,去帮他处理伤情时,再次对何元右说要将此事报官。但是何元右榆木脑袋,嗫喏几声后,还是那句“何顺三肯定不敢再来”,只字不提报官的事。

丈夫这般没出息的样,让孙氏彻底绝望,她站起来怔怔地看着何元右:

“我也是好人家的女儿,嫁到你家怎么凭白受这侮辱?”

就在当天晚上,孙氏悬梁自尽。何先佑第二日起来,就见自己的媳妇直直地挂在大堂上,他吓得跌坐在地,确定人确实没气后,何先佑又急又哭,再也忍不下去的他,不顾张氏劝阻,立刻带上文书去报官。

何顺三苦于没钱,这两天还没逃掉,正准备跑那天,就和来缉拿他的官差撞上面。公堂上的何先佑还不敢将母亲跟何顺三私通的事说出来,只告何顺三欲 *** 自己的妻子,害得她羞愤自尽。

何顺三听出其中端倪,心想反正都走到这步,那就谁也别想好,当下便把他和张氏私通,以及跟张氏合谋才致孙氏自尽的事坦露。这一下,何家的脸面,从县衙大堂丢到了整个镇上。

面对这桩丑案,县太爷秉公执办,他先是将何顺三收押,判其明年处斩,又将张氏流放边疆。

何先佑本想替母亲求情,又遭县官训斥,县官骂他知情不报,本也有罪,但念在他年纪小,方才绕过这次,让他回家好生过日子。

可叹一个好好的家,被婆婆的淫念破坏,又被丈夫的软弱拆毁。不知那个斯文败类的血,能否告慰孙氏的亡灵。

结语

孙氏死于她本身的羞愧,也死于时代的束缚。在当时的传统观念,妇人与外男产生亲密接触本就是耻辱,她在心中已将自己贬低一分,又等不到丈夫帮她复仇,心中信仰自然崩溃。畸形的环境,汇成烈女传的滴滴血泪。

参考文献:

《清史稿·列女传》

《大清会典》

《女学言行纂》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4/500823.html

“乾隆年间,一桩“寡妇合奸案”,让人明白什么是“斯文败类”” 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火烧上方谷是因为一场大雨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诸葛亮火烧上方谷是因为一场大雨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火烧上方谷,没成功的原因不仅仅因为暴雨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中,让大家最惋惜的就是两件事。一件事是火烧上方谷降雨,一件事是诸葛亮祈禳延命的主命灯被魏延扑灭。前一件事让司马懿逃脱了性命,后一件事...

孝庄遗嘱让康熙37年不肯下葬 上面到底写了什么

孝庄遗嘱让康熙37年不肯下葬 上面到底写了什么

对康熙为何将孝庄停尸37年不肯下葬?她的“遗嘱”究竟写了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孝庄秘史》这部影视剧,同时也在其他的一些清朝的宫廷剧中了解到孝庄太后这个人物,不得不承认,她可谓是清王朝一位传奇人物,先后辅佐了两位帝王管理清朝的江山基业,别看在表...

深受汉武帝重用,张汤最后为何还是难逃一死?

深受汉武帝重用,张汤最后为何还是难逃一死?

酷吏是中国古代称呼用严刑峻法的官吏,是我国历史上的打黑策略之一,深受有权利追求的帝王待见。张汤是汉武帝时期,著名的法家人物。汉武帝手下有名的酷吏、位居汉朝十大酷吏之首。在张汤小时候父亲因为工作需要外出,他在家看守家舍,等到父亲后发现家里的肉都不见了,张汤被父亲打了一顿,张汤不服扒开老鼠洞,以老鼠洞中...

武则天临死前把皇位还给李家人 武则天传给自家人不行吗

武则天临死前把皇位还给李家人 武则天传给自家人不行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武则天为何最终把王位传给了李家?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想必大多数人都看过《武媚娘传奇》这部影视剧,剧中描绘了武媚娘一生的故事,她本是并州人士,唐太宗选才女充盈后宫时选入后宫,而后成为了唐高宗的妃子。唐高宗和武则天感情日笃,这遭到了宫中其他妃子的妒忌...

张翼: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在钟会之乱中被乱军所杀

张翼: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在钟会之乱中被乱军所杀

张翼(?-264年),字伯恭,益州犍为郡武阳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张翼历任梓潼、广汉、蜀郡三郡太守,出任庲降都督,后随诸葛亮和姜维北伐,官至左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初封关内侯,进爵都亭侯。蜀汉灭亡后,魏将钟会密谋造反,成都大乱,张翼亦为乱...

孙权既然已经得到荆州了 孙权为什么还要杀关羽

孙权既然已经得到荆州了 孙权为什么还要杀关羽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孙权得了荆州,为何还要杀关羽,难道不怕刘备出兵报复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无论是小说《三国演义》还是正史《三国志》,都能找到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感情很好的文字描述。刘关张三人虽不是亲兄弟但胜似亲兄弟,有着过命的交情,感情超出了君臣范围。关羽和张飞...

赵匡胤到底是怎么死的 赵光义为什么有洗不掉的嫌疑

赵匡胤到底是怎么死的 赵光义为什么有洗不掉的嫌疑

还不知道:赵匡胤究竟是怎么死的,那一夜赵光义为何留下洗不掉的嫌疑?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十月,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开封。皇宫宣德门缓缓打开,一行人匆匆进宫,雪地上留下一行凌乱的足迹。在位已经十六年的宋太祖赵匡胤在这个风雪之夜突然宣召自己的弟...

严颜投降后去了什么地方 他为何会肖声觅迹了

严颜投降后去了什么地方 他为何会肖声觅迹了

对名将严颜在投降张飞后,为何就此“销声匿迹”了?他去哪里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事实上,名将严颜在归蜀后,之所以会毫无建树,给人一种“销声匿迹”的感觉,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严颜严颜本是蜀中名将,在蜀汉内部非常有名气,再加上他资历老,能力强,所以不少蜀汉将领,都...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