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夏天太热?古人也有“冰激凌”“空调房”“小冰箱”

历史文化2年前 (2023-05-09)540

近日,全国多地出现高温天气,河南多城气温达40℃以上,气象部门频频发布高温预警,往日温暖的太阳在此时也变得“面目可憎”起来。

在这种天气下,出门都变成了一种考验,炽热的阳光像是要把人“烤熟”,一整个“滂沱汗似铄,微靡风如汤(南朝梁简文帝萧纲《苦热行》)”。

因此,当我们舒适地吹着空调的时候,也忍不住会想:在炎炎夏日,古代人是如何避暑纳凉的呢?

葛衣、纱衣和竹衣,古代夏季时尚单品

提起避暑,最基础的应该就是穿衣了。在人们的印象里,古代一般保守封建,穿衣也“里三层外三层”的,事实上,面对酷热的天气,古人在穿衣方面自有妙计。

《韩非子·五蠹》里有“冬日麑裘,夏日葛布”的记载。用葛布做的衣服就是葛衣,在古代,葛衣是王公贵族夏日不可缺少的时尚单品。

葛衣 图源 *** ,下同

葛也称葛藤、葛麻,是一种衣食两用的豆科藤本植物。早在6000年前,古人就学会了从葛中提取纤维 *** 衣料, *** 的衣料又因为 *** 工艺不同分为粗葛和细葛。用葛制成的衣服,透气又清凉,因此上至天子、下至平民,葛衣被广泛采用为夏衣。

唐代白居易在《夏日作》一诗里,就提到了葛衣:“葛衣疏且单,纱帽轻复宽,一衣与一帽,可以过炎天。止于便吾体,何必被罗纨。”

在葛衣之外,古代达官贵人还有更轻薄透气的夏衣——纱衣。

1972年,在湖南长沙汉代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大量随葬用的丝织品,其中一件素纱襌衣身长128厘米,袖通长190厘米,重量仅有49克。这样的衣服,在夏天穿,自然轻便又凉快。

在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画家顾闳中画的《韩熙载夜宴图》中,宴会主人韩熙载坐在床榻上,身穿一件丝质的外衣,衣服看起来很轻薄,这种衣服就是纱衣的一种。

纱衣一般质地轻薄,款式也比较大胆,纱衣的流行,也说明了古人穿衣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保守。

热的问题解决了,夏天容易出汗也是个麻烦事,对此,古代研发出了可以散热防汗的竹衣。竹衣,顾名思义就是用竹子做的衣服。古人会将细细的单支竹(竹子的一种,产于广东、广西等地,韧性较高)连接起来,结成网状,主要用于防汗。

竹衣

竹衣历史悠久,早在唐代,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就出产用竹子制成的“竹疏布”,发展到清代时,竹衣已经是当时比较流行的夏衣款式了。

冰激凌、冰饮,享受夏日吃冰的快乐

在今天,雪糕、冰淇淋是很多人的“夏季必备”。而在古代,人们夏日也会喝冷饮、吃“冰激凌”来解暑。

周朝时,人们就已经学会在隆冬季节采集冰块储藏于冰库中,便于盛夏时节食用。《诗经》中有记载:“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之凌阴。”这里的凌阴,即藏冰之冰窖。西周成王时期,朝廷专设掌管冰的机构,古人称冰为“凌”,专门掌管藏冰和供冰事务的官员被叫作“凌人”。

唐朝时,冷饮、冷食发展迅速,种类多样,还出现了今天冰激凌的雏形——酥山。据文献记载,酥山应该就是在冰上面覆盖着奶油、酥油。当然,虽然酥山清爽解暑,但是当时奶油 *** 复杂,比较贵重,因此酥山也是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享用的美食。

唐代章怀太子墓壁画上,仕女手捧酥山

宋代时,由于藏冰制冰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出现了各种冷饮、冰饮。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京城开封的一些冷饮,通常是在果汁、茶里面加冰,有砂糖绿豆、漉梨浆、木瓜汁、卤梅水、红茶水、姜蜜水、香蕈饮、紫苏饮、荔枝膏水、梅花酒、金橘雪泡等。种类如此繁多,与我们今天的奶茶饮料相比也不遑多让。

唐代诗人杜甫就有“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的诗句,记录了朋友调制冰水请自己喝的故事。

凉屋、挖井,古人也有“空调房”

吃好喝好穿好之外,住这方面也要好好设计。我们今天有空调,古人同样有他们专属的“空调房”,并且更加环保自然。

唐朝时,出现了一种凉屋,凉屋傍水而建,利用水车带动扇轮摇转,将凉风徐徐送入,或是利用机械将冷水送往屋顶,水沿檐而下,形成类似水帘洞的景观,这样整个屋子就成了一个“空调屋”,既清凉避暑又绿色环保。

凉屋示意图

唐玄宗时期,皇帝的大明宫含凉殿也采用了大规模的避暑建筑体系。含凉殿建筑内外设置了许多水车,流水激起扇叶转动,冰凉的水汽和冷风就被送入殿内。这种制冷设备利用自然水冷,具有较高的降温能力。

虽然“空调房”造价很高,一般老百姓消费不起,但是普通百姓也有独特的掘井纳凉的方式。

明代戏曲作家高濂的《遵生八笺》中记载:“霍都别墅,一堂之中开七井,皆以镂刻之,盘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

当时,人们在家中挖一口或者多口井,在井盖上开几个通风孔,夏季时,利用地下温度低于地上的原理,冷气便会从孔中冒出,为屋里送去清凉。

冰鉴、竹夫人,防暑纳凉的实用小物件

现在我们有冰凉贴、便携小风扇,古人也同样有类似的纳凉小物件。

首先便是古代的“小冰箱”。夏天我们都喜欢将水果放在冰箱里冰镇一下再吃,古人也有这样的喜好,他们用的就是“冰鉴”。

《周礼·天官·凌人》中记载:“春始治鉴,凡外内饔之膳羞鉴焉,凡酒浆之酒醴亦如之,祭祀共冰鉴,宾客共冰。”早在西周时,古人就已经发明了冰鉴,并广泛应用于夏季食物的保鲜和冰镇。

1977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的战国青铜冰鉴,就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冰箱”。它是一个青铜酒器,由一个方鉴和一件方尊缶组成,鉴为方体,方尊缶置于方鉴内,鉴作外套,缶在其中,缶的外壁和鉴的内壁之间有很大的空间,可以用来装冰,缶内则可以装酒、冷饮,还能冰镇食物和水果。

除了冰鉴外,竹夫人也是古人夏天必备之物。竹夫人是一种以竹子编成、中空通风的笼状椭圆形物,根据“弄堂穿风”的原理,可以供人取凉,能有效避免肌肤的黏热之感。

竹夫人

竹夫人最早在汉武帝时期就有出现,唐朝时,它叫做“竹夹膝”,到了宋代,宋人给它起了一个风雅浪漫的名字,即竹夫人。苏轼《送竹几与谢秀才》一诗中就有“留我同行木上座 , 赠君无语竹夫人”的句子,可见当时人们对竹夫人的喜爱。

今人有今人的科技,古人有古人的巧思。无论是葛衣、酥山,还是凉屋、冰鉴,虽然由于时代和技术原因,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但它们凝聚着古人的勤劳与智慧,也为我们展开了古代人民的生活画卷。(正观新闻记者 许怡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5/503591.html

“夏天太热?古人也有“冰激凌”“空调房”“小冰箱”” 的相关文章

三国时期曹操发布求贤令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三国时期曹操发布求贤令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曹操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就是唯才是举,单单求贤令就发布3次。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建安十五年(210年)令:“……天下未定,求贤之急时也。若必廉士而后可用,齐桓其何以霸?今天下得无盗嫂受金,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唯才是举,吾得用之。”在这份《求贤令》中,曹操第一次发出了“唯才是举”的呐喊...

汉和帝让班昭教后妃文化 班昭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汉和帝让班昭教后妃文化 班昭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汉和帝为什么让班昭教后妃文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班昭是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她在晚年时续写了他哥哥班固所著的《汉书》,汉和帝还召她入宫,教后宫后妃文化,并让后妃称她为大家(gū)。大家是什么意思呢?它的意思是有学问的妇女。那么汉和帝为什么要班昭...

历史上乾隆帝对汉文化是何态度?有多喜爱?

历史上乾隆帝对汉文化是何态度?有多喜爱?

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在位六十年,年号乾隆。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1、乾隆对秦始皇尊崇,对汉文化喜爱千古一帝秦始皇,他的影响力可谓是深远持久,对后世君王的影响,可谓是融入到了骨髓命脉里。秦始皇是两千年封建帝制的源头及楷模。秦始皇建立完善的中央集权下的封建制度,一直被后世帝王沿...

历史上真实的朱高炽才能如何?

历史上真实的朱高炽才能如何?

朱高炽,明成祖朱棣的嫡长子,“仁宣之治”的缔造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根据《明史》记载朱高炽喜静厌动,体态肥胖,行动不便,总要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行动,而且也总是跌跌撞撞。但他之所以肥胖,一个主要的原因恐怕是他更专心致志于经籍和文学,而不是很好武。所以本身非常英武的朱棣并不...

古代皇帝吃好喝好的 他们的寿命为何都不长寿

古代皇帝吃好喝好的 他们的寿命为何都不长寿

对古代皇帝寿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何古代皇帝每天吃香喝辣,平均寿命却不到40岁在各类古装剧中,有一个角色不经常出现,但又是必不可缺少的,这个角色就是皇帝。在电视剧中的皇帝可谓是威风至极,享受不完的荣华富贵,集万千荣耀于一身,而且具有说一不二的权利。相信很多人都曾...

慕容皝:前燕开国君主,雄毅多权略,崇尚汉文化

慕容皝:前燕开国君主,雄毅多权略,崇尚汉文化

慕容皝(297年~348年),字元真,小字万年,昌黎棘城(今辽宁省义县)人,鲜卑族。十六国时期前燕开国君主,西晋辽东公慕容廆第三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慕容皝勇武刚毅,颇有谋略,崇尚经学,熟悉天文,被立为辽东公世子。建武初年,拜冠军将军、左贤王、望平侯。太宁末年,...

姚崇作为唐朝名相,在文学与政治方面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姚崇作为唐朝名相,在文学与政治方面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姚崇(650年~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唐朝时期政治家、名相,唐朝四大贤相之一,他是嶲州都督姚懿之子,曾任武后、睿宗、玄宗三朝宰相常兼兵部尚书。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姚崇初以挽郎入仕,迁兵部郎中。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侵扰河北,连陷数州,军务繁杂,檄书如雪...

历史上真实的刘伯温有多厉害?发生过哪些趣事?

历史上真实的刘伯温有多厉害?发生过哪些趣事?

大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在民间被称之为“神人”,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最开始为元朝的进士,后来跟随朱元璋打天下,并在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以及北伐元朝等等军事作战中起到了参谋的作用。在朱元璋建国之后,曾经有一次早朝时,朱元璋一边吃烧饼,一边批阅奏折,恰巧刘伯温前来通...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