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男子将私房钱藏于木雕中,藏了600年,2任收藏家都没有发现
私房钱这件事情,通常都是男的瞒着妻子而藏的。不光现代有,明朝时候也有,并且还很聪明地藏在了木雕之中。
这一藏,直接藏了600年,2任收藏家都没有发现,这也是够厉害的。但是古代的家产不是同居同财吗?怎么还会有私房钱?
01 木雕中有裂缝
事情是发生在澳洲的一个古代亚洲展览品会上。一般参会的人员都是著名的收藏家,想要通过这个展览,展示自己的藏品。
这种展览通常都是封闭性的,只有收藏家的身份才可以看到。不管什么人都可以看到,私人收藏也就没有意义。
展览会一直顺利进行,很多工作人员会将藏品摆放整齐,并且做好一些维护工作。就在这时,突然有一个工作人员,发现藏品中的一个木雕,有一点点的裂缝。
可把这位工作人员吓得不轻。这位工作人员就是主管雷特里加斯基斯。
当时就慌忙找了很多人来看看,这个裂缝究竟如何处理。甚至还请到了当地的著名文物修复专家。但是谁知道,藏品根本没有受损,本来就有一个裂缝。
专家说:“这个裂缝一看就是上了年头,周围都有壳,不是刚刚弄坏的”。这下雷特里加斯基斯的心总算放下来。
但是收藏家怎么会交一个有裂缝的藏品来展示?是想要展示这种残缺的藏品吗?
展览会那边,为了防止其他意外发生,直接叫来了收藏家本人——斯塔尔先生。
斯塔尔先生一开始很生气,觉得自己上交的藏品,怎么会出现裂缝?也就是说,斯塔尔先生并不知晓这个裂缝之前就存在了。
斯塔尔先生当时还很生气地要投诉展览会的主办方,文物修复专家拦住了,并且说,如果不相信,可以去专门的机构进行扫描检查。
现在高科技还是很厉害的。可以扫描出很多细小的裂缝,以及损伤程度。
一般来说,比较钝的裂缝,都是上了年头的,比较尖的裂缝都是最近的。
斯塔尔先生抱着怀疑的态度,去一家专门机构做鉴定,发现这个裂缝在600年前就存在了。
斯塔尔先生本人都震惊了,自己拥有这款藏品多年,但是始终不知道裂缝的存在。但是除了裂缝的年份以外,机构还检测到了其他东西。
02 裂缝中居然有钱!
怎么还会有其他东西,不应该仅仅是裂缝吗?检测机构说,里面应该还有一个长方形的纸片一样的东西,不清楚是什么。
大家伙一听都很激动。裂缝里面放着的东西,应该是古物。
大家都想知道是什么。于是让机构用专门的科学技术把这个东西拿出来。
发现是一张红色的纸,形状大概要比今天的纸币要大一点,上面印有明朝官方的文字,包括面额、发行单位、日期等信息。
根据专家判断,这个应该是大明宝钞,是明代的官方货币,明太祖时期正式使用,用以代替之前元朝使用的纸币。
不过这款纸币并没有使用多久,在明中期的时候,差不多已经被银本位制完全取代。
因为当时的国家并没有足够的信用去使用纸币,纸币很快就会膨胀。
当时的中国社会流行的并不是国家信用,而是个人信用以及家族信用,所以这也是中国纸币诞生很久,但是一直到近代纸币才稳定发行的原因。
这就奇怪了,这个纸币怎么会存在一个木雕之中。怎么会有人把钱放进这里面,不怕拿不出来吗?而且这个木雕不仅仅在现在值钱,在当时也是值钱的。
木雕通常都会被视为古人的私藏品,这种说明该人的品位是很好的,现在其实也有类似的,比如根雕,不过这个爱好通常都是很小众的,一般人不知道。
这个裂缝中藏纸币的木雕,就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罗汉首木雕,价格虽然有点贵,但是很多普通人家还是买得起的。
专家猜测,这种做法会不会是古代男子藏私房钱的一种手段。别说,还真有可能,因为在很多私人记载的史书当中就有这种现象。
而且这种罗汉首木雕通常都是供奉在寺庙以及家祠当中,用寺庙中的木雕藏钱的可能性,远远要比家祠中藏钱的可能性要小。
家祠通常都是有祖宗规矩的,很多人不敢冒犯,藏在这里绝对是安全的。
但是古代不是同居同财吗?为什么会有私房钱?
其实古代的同居同财概念有分化,家族中的资产通常被认为是祖宗留下来的,后人只能好好保管,除了男系更大男性家长以外,后人并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
所以经常看到很多古代电视剧里,如果有人败坏家产,一定会有“对不起列祖列宗”的台词。就是因为家产大多数人只有使用权,并没有所有权。
古代男子藏私房钱的做法毫无疑问,是不符合家族规矩的,因为你并没有所有权。
所以藏私房钱不仅对不起妻子,还对不起家族里面的其他人。也是因为现在的家庭规模很小,通常都是两代人组成,所以藏私房钱对不起的仅仅是妻子。
按照古代的规矩,只有成为男系更大权力男性家长才可以有家族财产的所有权。所以藏“私房钱”男子,应该在家里的角色是儿子或者是其他男性后辈。
如果是父亲,直接光明正大处理财产,根本不用偷偷摸摸。
最神奇的还是斯塔尔先生,这个木雕,是他从伦敦旅游带回来的,卖给他的是一位古玩商人,也并没有和他说这个裂缝的事情,说明那个古玩商人也没有发现。
03 结语
很多东西都是有一定的渊源的,仔细看就会发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比如古代的“私房钱”概念和现在的“私房钱”概念并不一样。
很多文物当中蕴含的故事以及文化要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
参考文献:
《大明宝钞与明代财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