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出现过一个亘古绝今的高温夏天,没有空调电扇的古人有多惨
中国历史上最热的夏天,光北京城就热死了一万多人,这个恐怖的夏季,就发生在乾隆八年,也就是1743年,那一年的夏天更高温度达到了44.4度,华夏大地在 *** 辣的太阳下炙烤着,万物生灵都在死亡的边缘奋力地挣扎。
乾隆八年从七月二十日到七月二十五日,这五天平均气温都在四十度以上,七月二十五日这天温值达到到了更高峰44.4度,道路两旁的树直接被烤死,田地里的庄稼就像随时要着火一样,基本上全部被活活旱死了。
当时生活在北京城的法国传教士宋君荣在日记中这样写道:&34;。
后来宋君荣又在寄往巴黎的报告中这样写道:说即使在京城活了很多年的老人 也从未见过1743年这年夏天这样的高温,从七月十三日以来,许多穷人和胖人因为身体难以抵抗高温而相继死去,当时的情况引起了人们极大的恐慌,有住所的人几乎不敢出门,因为出来不久就会热晕过去。
据说当时有个经营染房的商家,他害怕高温天气那些已经染好的衣物脱色,就挑着水桶出去找水,他顶着大太阳在街里不停行走,最后导致重度中暑而倒下死亡。
专家指出,当人在38度的高温环境中就会出现中暑,39度时会出现汗腺衰竭,到40度时大脑的调节功能就会瘫痪,42度就已经是人体的极限,这种状态下人可能随时发生意外,而那年夏天的温度早已超过了42度。
然而那年并不是只有北京在高温酷暑中煎熬,高温天气几乎席卷了大半个中国,距离天子脚下远的地方更惨。当时的山东大旱千里,蝗虫肆虐,据山东《青城县志》记载:“室内器具俱热,风炙树木向西南方向辄多死,六月间,自天津南武定府逃走者多,路人多热死”。也就是说,这天气热得连家里的器皿家具都像火烤过的一样,道路上的树也被烤死了,大家实在活不下去,只能纷纷外逃。
除了山东以外,山西、河北、天津等地同样酷日当空,大旱连连,田地里颗粒无收,路边随处可见烤焦的花草树木以及土石。
在地方的一些史料中有这样的记载:“天津地区“人皆热死,土石皆焦”。保定府“亢旱”,石家庄“日中铅锡销化”,山西更加恐怖“道路行人皆有毙者”,可见那年的酷暑波及到的地区太广了,几乎要生灵涂炭。
乾隆也是急得没办法,以为是自己哪里做错了,受到了上天的惩罚,他诚恳地写下了罪己诏,大意就是:“朕欠缺修德,请上天不要为难朕的子民,朕一定会知错就改……”过了几天乾隆又搭建了祭台,带领群臣穿着厚重的龙袍亲自大汗淋漓地祈雨。
同时朝廷立即筹款给灾民们发放冰块、解暑药,并且搭建粥棚给饥饿的百姓发粥充饥,虽然这些几乎就是杯水车薪,对灾情缓解不了多少,但乾隆的这一举动的确感动了老百姓,大伙都觉得有这样的明君老百姓就有盼头,至少有了求生抗灾的意志。
也可能巧合,抑或是真的感动了苍天,一个月后终于降温了,并且下了一场大雨,这场雨给人们带来了生的希望,降了温也缓解了旱情。
想想一下,古代没有空调,冰箱和电风扇,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温天气,他们是怎样熬过来的?甚至说他们是怎样续命的?皇宫里和贵族家庭都有储藏冰块的冰窖,可以利用冰块降温,而普通老百姓家是没有的 ,他们顶多就是减少身上的衣物,摇着自己做的蒲扇,喝喝凉茶,这些就算给自己降温了,但是40多度的高温实在罕见,已经到达了身体能够承受的极限。
古代科技落后,医疗条件差,营养也跟不上,所以人的寿命都很短,到了清朝人均寿命才三十多岁,他们吃不饱,穿不暖,病了几乎就是硬扛,扛不过去这一生也就结束了。
活在当下的我们,想想古人是怎样度日的,想想他们面对自然灾害与疾病的无奈,我们就不应该再抱怨什么了,已经很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