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吧!我的勇士!——闲谈苏军坦克维修和损失二三事
大家高涨的热情,让我们也决定也扩充一下咱家的
装甲损失宇宙
!
德国战车损失的认定标准一直为爱好者津津乐道,但对于
苏军损失的认定
,却一直众说纷纭,信息五花八门,鱼龙混杂。有人说苏军在战斗中损失巨大,其数据高得吓人;有人说苏军不区分永久性损失和暂时性损失,只要发生丧失战斗力就报一次损失。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苏军战车损管二三事;需要注意的是,苏军坦克损管体系是非常严密,复杂和庞大的,笔者并无驾驭参悟其的能力。
这篇文章的内容,观点和论据主要来源是
一线战斗部队提交的报告而非工厂、保障部门的条例训令
;也就是说,本文记录和概况现象,而不探求其本质;是推论,不是公理;是归纳,不是定论。希望通过这篇杂谈,读者们能够对苏军战车损管处理体系有初步认知,并帮助有兴趣的同好深入研究。
想要了解
苏军战车损管体系
,我们就要先谈谈其战斗单位对技术装备的管理体系。据笔者观察,1944年战斗单位会提交一种
在编坦克状态报告的报表
,记录各状态坦克具体数目。如何读懂一份“典型的”1944式苏军战斗部队坦克状态报告。经笔者归纳,一般来讲,战斗部队的坦克会有如下几个状态:
在编(по списку):指该战斗部队建制内所有坦克总数,包括战备,在途和维修中,以及虽遭受不可修复损失但尚未从编制中除籍的坦克之和
战备:指可投入战斗之中的坦克总数
小修:指一线战斗单位或旅级维修分队可处理的轻度损坏
中修:需要军属或集团军级维修单位保障的中度损坏
大修:需要返回本土工厂或方面军级大维修厂处理的严重损坏
不可修复损失:指坦克完全丧失维修价值,无法介入任何修复行为;常见原因是坦克丢弃于敌阵/下落不明,或全车完全过火彻底焚毁,或虽未焚毁但经过大修介入后仍维修失败;有时被分为两类:已除籍和尚未执行除籍,后者仍保留在坦克部队编制序列中
坦克第2集团军在对抗德军第3装甲军的“瓦图京”行动后状态表,可见典型的苏军坦克状态报告格式
有的战斗部队的坦克列表,还会出现一些“非典型”的情况,细化车辆状态:
在途(по пути):坦克在前往部队的途中,坦克或具备战斗能力但无法立刻介入战斗,不纳入战备范畴
损坏(подбито):指遭受战斗损坏且具备维修价值的坦克,但尚未进行维修
下落不明:指与战斗单位失联而无法确认状态的坦克,例如遗留在敌控区
焚毁:指因完全过火导致丧失维修价值,但尚未经有资质军官判定为不可修复损失的坦克
待回收:指遗留在前线地段等待回收和判定状态的坦克
坦克25军在日托米尔战役前对抗德第48装甲军突击时的在编坦克状态表,时间1943年12月24日1000MT(莫斯科时间),可见其有65辆坦克和5辆自行火炮焚毁,但由于尚未经技术军官确认,状态仍显示为“焚毁”而不是“不可修复损失”;另有2辆下落不明和9辆待回收的战车需要确认状态。
由此可见,关于苏军不区分暂时性损失和永久性损失的言论基本上是胡说八道,相反他们有严密和系统的记录体系,严格划分不同技术装备遭受的损坏等级。
各种维修状态的标准是什么?
笔者目前没能找到苏军高级单位的官方指导性文件和控制性规范条例,不过从公开出版物介绍,例如拉济耶夫斯基将军作品《坦克突击!》以及较多野战部队的报告来看,一些粗浅的规律是可以总结的。一般来说,小修是前线战斗单位甚至一线指战员可以依靠自身建制内器材执行的,例如履带更换,轻度战损等;中修则依靠更高级单位,常见原因包括更换火炮,光学设备,发动机保养,轻微贯穿伤焊接修复,这些行为对器材,专业性及零配件保障都有较高的要求。大修是工作强度更高,保障难度更大的行为,例如严重贯穿伤,战斗舱局部过火焚毁,更换发动机或炮塔等,常需要重型器械和重要零配件,如龙门吊,车间机床,完整发动机等;野战维修点很难处理大修车,1943年的大修坦克一般要后送本土工厂,但44年随着一些方面军级大型维修点的建立,逐步实现了于前线即可执行大修,大大缩减了保障周期,简化流程,提升战斗力。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后送大修车一般会保留在战斗单位建制内,不进行除籍;虽然二者实质上在地理层面相距甚远,但战斗单位依然拥有该辆坦克的所有权,只有经大修失败后的车辆才计入不可修复损失并执行除籍。大修是苏军技术单位能做的更高级别保障,如果大修依然无法恢复技术装备战斗力,则计入不可修复损失。
坦克9军36团的2辆 *** 122,均发生殉爆并导致车体结构完全破坏,属于不可逆性战斗损坏,必须在彻底损失认定后执行除籍
不可修复损失是更高级别的战损,指装备因各种原因遭受不可逆性、永久性损坏,完全丧失维修价值和潜力。
相对而言,一辆T34或雪曼,或者 *** 122,是较难彻底摧毁的,无论轰炸,地雷,还是德式单兵空心装药破甲弹(铁拳及战车梦魇火箭弹)甚至反坦克炮,很多情况下都只能给一辆坦克造成“战伤”而非“全毁”,即便击穿其装甲也是一样的——当然,贯穿式战伤也是一种较严重的损坏,往往伴随着大修。导致后期苏军坦克“不可修复损失”的绝大多数原因都是“彻底焚毁”(сгорело/сожжено),也就是战车被击中后当场起火并导致全车过火并遭受不可逆性毁坏;另两种则是遭“摧毁”(разбито),指坦克遭受不可逆性破坏,和“殉爆”(взорвалось),指坦克直接发生爆燃;但这两种记录在战时文件里不算常见;因遗弃或被缴获导致不可修复损失的比例则很低——这一现象是由苏军后期掌握多数战场控制权决定的。还有一种不常见的损失原因,就是被击伤(подбито)的坦克经维护后宣告修复失败,而计入不可修复损失;这种情况同样非常态。
参加利沃夫巷战的近坦62旅2营战斗日志里的损失总结,可见有7辆T34完全焚毁(不可修复损失),2辆损坏(基本可认定具备修复价值)
库尔斯克北线,坦克第30“乌拉尔志愿者”军,7月27至8月3日损失记录,出现45辆焚毁和殉爆,8辆下落不明和65辆被击伤的坦克。
焚毁,是一辆苏军坦克可以发生的最可怕的战斗损坏了。
一辆T34或雪曼被击中后,可能会出现如下两种情况:炮弹穿透失败(跳弹或嵌弹)和装甲失效(形成贯穿);当炮弹击穿装甲后,可能只是造成内部轻微受损,给车组机会运动规避或跳车,或者扑灭火源;也可能在战斗舱发生爆炸;高温高动能高压作用下形成巨大破坏,高温弹片飞溅,火焰四射,继而引燃车内弹药,油料或任何可燃物。此时车辆会迅速起火并伴随大量浓烟,幸存成员发现无法控制火势后会选择紧急避险,烈焰最终会吞没战车,烧坏一切过火物件,包括光学器材,炮身构件,车载设备并导致车体装甲脆化;其结果是,坦克完全焚毁,即便得以回收也无法进行任何维修或拆卸报备,车辆宣告完全、不可逆的毁坏。
有趣的是,一辆焚毁的红军战车一般不会立刻被记录为“不可修复损失”。
目前的材料显示,战斗单位军官评估车辆损坏情况后会将其记录为“完全焚毁”,并最终由旅或更高级的技术军官判定其为“不可修复损失”并在更高级军官签字/落章后执行除籍;只有执行除籍的战车才可以将其从战斗单位的“在编坦克序列”里移除,没有执行除籍的战车,指挥员无权将其从在编序列里移除。所以我们经常会看见一线部队提交的技术装备状态表中很多坦克被记录为“焚毁”,这个状态将保持一段时间,直到高级技术军官判定后才会变成“不可修复损失”,但此时该车依然保留在“在编序列”中,记录状态为“尚未执行除籍的不可修复损失”;只有最终执行除籍,坦克才彻底从战斗单位的序列里消失。
近卫机械化3军的雪曼式坦克,双头行动;全车虽基本完整,但过火面积太大,内部结构已完全毁坏,故丧失维修可能性。
焚毁可以说是后期苏军坦克不可修复损失最主要、重中之重的原因;由于控制战场,苏军可以对所有存在维修价值的技术装备进行修复,而焚毁车辆则是任何情况下都无法修复的,也就成了不可修复损失发生的最重要原因。举例来说, “顿河”近卫坦克1军在巴格拉季昂行动一阶段里(6月24-7月10日),共有123辆坦克和自行火炮遭受不可修复损失,其中120辆被击中焚毁,占比重97.6%。再例如,在桑多梅日桥头堡战斗(7月29-8月31日)的近卫坦克第7军有102辆T34遭受不可修复损失,全部是因焚毁导致;28辆自行火炮中也有21辆是被击中焚毁,部分被遗弃或下落不明。
需要强调一点,44年的苏军战斗部队有严格的纪律和严密的组织,一些听起来颇具斯拉夫式浪漫色彩的行为,比如为了高速推进而把轻伤坦克丢弃扔给其他部队这种看似洒脱狂野实质没心没肺的举动是绝对禁止的;战斗单位指战员必须对其配给的所有技术装备高度负责;战车的转交,运送及裁定损失都要有技术军官经过审核确认。
技术装备是国家的宝贵财产;战损坦克的认定是极为严肃的事情,所有指战员和技术人员都要对建制内装备高度负责,每1辆不可修复损失的战车都要进行严格的把关;图示为坦克162旅一辆底盘号311426的T34-85,其焚毁位置,日期及原因都要在报告里写清楚,讲明白;西部牛仔式的潇洒不适用于纪律严明的44年苏维埃武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