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不可泄露,中国古代泄露天机的三人,最后咋样了?
前言
许负生于西汉刘邦起义前,她的父亲是当地一县的县令。许负自小就展现出超人的天赋与智慧,她的记忆力惊人,学识渊博。父亲为她聘请老师教授她读书写字,但许负的兴趣在于对易经八卦的研究。她对卦象、图像的理解,已经使许多人惊叹不已。
神童预言家 出生便异瑞现
据说,在许负出生的那一天,奇特的天象出现在了她家乡的上空。乌云聚集,狂风大作,天空中还现出五色祥光。村民们都说,这绝对是天意昭示了一个不世出的女英才要诞生。
于是村民们汇报给了皇上,皇上也大喜过望,对许家一族进行厚礼。许父也由衷地感到欣慰与骄傲,决心一定要好好培养女儿的才华。
神助汉王定江山 选美献策屡中要害
在许负十几岁的时候,正值秦末天下大乱,各路豪强纷纷起义反秦。她的父亲也难断难解,不知该投靠哪一方势力。许负闭门静思三日,然后对父亲说:“刘邦志在定天下,他必能称帝。父亲请随我前往刘邦大营,必定可以扬名立万!”
父亲深信女儿的判断,果然带着全家跟从了刘邦。在刘邦攻入咸阳时,许负曾与其见过一面,她判断刘邦气度非凡,必能成就一番伟业。她的预言完全应验,刘邦最后击败项羽,建立汉朝。许父见证女儿过人的智慧,为她感到无比骄傲。
投靠汉军后,许负仕途顺利,受到刘邦重用。一次,刘邦选美试图纳妃,他请许负过目鉴定这些女子。许负审视后立即指出,一名叫薄姬的女子相貌最出众,她必将富贵荣华。刘邦听从她建议,当即将薄姬选入后宫。后来果然如她所言,薄姬获得宠爱,并生下了日后的汉文帝。许负的预言再次让刘邦信服和欣赏。
退隐田园 志节永不改 刘邦去世后,许负继续辅助新登基的汉文帝处理朝政大事。在她五十岁生日时,汉文帝还特意为她举办庆功宴,感谢她多年来对汉朝的贡献。然而,许负的心中一直牵挂着家乡的田园生活。她请求汉文帝准许自己退隐归乡。汉文帝对她功勋卓著,很舍不得,但还是答应了她的请求。
返回家乡之后,许负过上了悠闲自在的生活,她潜心研究易经、著书立说,在八十四岁时终老。许负从政多年,名利不曾动摇她回归田园的志向。她始终保持着清高的品格,不为权力所腐,最终得以善终。
许负一生坎坷奋斗,但她果敢追求理想,勇于战胜命运的铁拳。她成为那个时代女性奋起的榜样。虽然她当年的预言难考证真伪,但她坚韧的性格和对梦想的执著,无疑闪闪发光,令后人自惭形秽。许负值得所有女性学习,勇敢追逐理想,决不动摇!
袁天罡:唐朝神秘相士的传奇一生
神童相士 名震一时无人能及 袁天罡自幼年岁便展现超凡的相面天赋。当时的村民们,经常抱着骡子或牲口来请教袁天罡,询问这牲畜的寿命以及适不适合改日出行或交易。袁天罡轻描淡写地看上一眼,就可以判断这牲畜的生辰八字,运势强弱,然后提供建议。村民们听后,事事应验,都惊呼小小年纪的袁天罡竟有如此造诣,简直是万里挑一的奇才。
袁天罡十几岁时,已经小有名气。许多村民听说他神准的预言,常常请他看面相或推胎介,都深感惊叹。还有些官府中的人听说神童的大名,也前来请教未来的走向。袁天罡从不敷衍他们,闭目沉思后,往往能说出令人信服的判断。
神助唐主定四方 避祸退隐终不传天机
唐军灭隋后,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他是一个极端重视天文八卦的君主。当他听说袁天罡能神准推算,大喜过望,立即封他为国师。每当国家大事,或面临政局变动,李世民都会请教袁天罡的看法。袁天罡也从不辜负皇上的期待,他根据天文八卦和面相学说,提供许多中肯建议,帮助唐太宗作出正确抉择。
有一次,李世民询问袁天罡:“我大唐的国祚可以延续多久?”这对袁天罡来说是个难题,预言帝王寿命和国祚乃是大忌。
袁天罡灵机一动,回答:“直到猪儿上树那一天吧。”意思是永无止境。李世民听后笑逐颜开,由此更加信任袁天罡。
但久而久之,李世民不断追问国运和寿命之事,也使袁天罡感到力不从心。于是他决定退隐,回到家乡过上清净日子。李世民虽不舍,还是准了他的请求。然而,命运弄人,袁天罡只活了一年便病逝了。虽有遗憾,但袁天罡毕生奉献给帝王,也避免泄露天机,他的一生波澜壮阔,充满传奇色彩。
刘伯温:协助明朝兴起的相国之才
少年天才 献良策获明主赏识 刘伯温生于元末动荡之时,从小就聪慧过人,对《易经》、天文地理都有心得。十几岁时,刘伯温就能依照 *** 等预言家的秘籍来推测当时的政局走向。他判断元朝必亡,天下将乱。区区一个少年竟有如此见解,让许多村民叹为观止。
朱元璋起兵反元后,刘伯温便推测这人必得天下。于是他踏上征程,追随朱元璋左右。朱元璋见刘伯温年纪轻轻就有过人眼光和谋略,大为赞赏。刘伯温也不负众望,献计谋略助朱元璋攻取多个城池,使起义军节节胜利。
建功立业 助明开国定鼎中原
在朱元璋定鼎中原后,刘伯温被任命为内阁大学士。他协助朱元璋制定科举制度,以选贤任能。同时,他参与设计明朝宫殿布局,将皇权神传和皇权至上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可以说,刘伯温奠定了明朝基业的根基。
而刘伯温自己并不贪图权力荣华,只想苦心经营这个新的朝代。他勤勉工作,廉洁奉公,从不谋私利。但正因为如此,他时常忤逆朝中党阀势力。这使得刘伯温渐失皇帝信任,被党阀迫害。
结语
在多番波折后,刘伯温向朱元璋请辞告老还乡。回到家乡,刘伯温过上了闲云野鹤的生活。然而他仍受党阀迫害,被收回养老金,生活陷入困顿。不久,刘伯温就以疾终,时年六十一岁。
虽然他的人生结局略显凄凉,但刘伯温为明朝奠定基业作出重大贡献,这是无可辩驳的。他一生坚持正义,就是在面对强横党阀时也从未低头。刘伯温的大义凛然和对理想的坚守,永远值得后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