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发现!新石器至青铜时代川滇先民主要源自黄河流域
考古研究又取得重大发现!考古人员成功提取到新石器时代成都平原宝墩文化高山古城出土的人骨遗存、云南剑川海门口遗址出土人骨样本的古DNA信息,揭示了川滇先民主要来自于黄河流域的历史事实。
海门口遗址航拍图
该研究首次报道了我国西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农业人群的古基因组,对深入了解西南地区史前人群源流、人群迁徙和融合历史有重要意义。
既种水稻又种粟黍
混合农业人群源自哪里?
我国西南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自古以来就是人 *** 流、融汇的重要地区。人群迁徙、交流往往伴随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的转变。研究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四川盆地西缘的营盘山遗址(距今约5000~4700年)就出土了粟、黍、黑麦等种子,体现出与黄河中上游粟黍北方旱作农业人群密切相关的文化特征,营盘山遗址相关文化遗存的出现被认为与甘青地区人群南下迁徙密切相关。同时,四川盆地出现了水稻与粟、黍混合型的农业模式。如成都平原最早的桂圆桥遗址(距今约5100~4600年)同时出土了稻、粟和黍的种子,宝墩文化相关遗址(距今约4500~3700年)出土了大量稻米与粟、黍共存的遗存。
碳化稻
云贵高原许多遗址也有相似的特征,如元谋大墩子遗址(距今约4000~3600年)、剑川县海门口遗址(距今约3800~2400年)。然而,这些混合农业人群源自哪里?与当地现今藏缅人群有何关系?这些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
突破技术瓶颈
成功提取古DNA信息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考古学研究,以通过古DNA来分析解构古代人群遗传信息,探究农业生产模式与人群迁徙、互动的关系。但西南地区温暖潮湿、多酸性土壤,自然条件不利于古DNA信息保存。如今国内主要的古DNA研究多集中于北方,西南地区少有。
发掘墓葬图
以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与厦门大学生物人类学实验室古DNA实验平台为支撑,厦门大学、四川大学、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组成科研团队。考古人员应用古DNA捕获测序技术,多次尝试、反复实验,突破了古DNA残存信息较少,提取、测序难的技术瓶颈,成功提取到新石器时代成都平原宝墩文化高山古城与青铜时代云南剑川海门口遗址出土人骨样本的古DNA信息,并进行了相关测序和群体遗传学分析。高山古城遗址出土的人骨遗存是目前成都平原发现最早的史前时期人群资料,也是了解新石器时代成都平原史前先民生产生活最为直接的资料。
研究表明
川滇先民主要源自黄河流域
研究表明,高山古城、海门口遗址史前人群的遗传组成与黄河流域种植粟黍的史前农业人群和青藏高原古人极为相似,而与地理位置毗邻、更易通达的东南亚人群和华南少数民族有较大差别。
经过建模分析,两组古代人群遗传成分应主要由古代黄河流域的粟黍农业人群(约占90%)与以和平文化为代表的采集狩猎人群(约占10%)混合而成,暂未发现与中国南方古代稻作农业人群相似的基因流。本研究中两组古代人群与青藏高原古人相似的遗传模式支持了汉藏同源以及汉藏语的北方起源说。
2016年剑川海门口遗址中出土的人骨
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西南地区新石器及青铜时代稻粟混合的生业模式很可能是由黄河流域以粟黍种植为主的人群南下驱动促成的,种植水稻很可能是粟黍人群南迁过程中融汇了稻作人群种植技术并进行自然环境适应性改变的结果,稻作人群对横断山区“藏彝走廊”人群产生的基因影响并不明显,这种经济模式、人群互动形式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至少持续了1000多年。
此外,现代中国西南藏缅人群(如羌族、纳西族、彝族、白族、普米族等)保留着大量与高山古城、海门口古人相关的遗传成分,表明西南地区至少在三四千年前人群基因遗传结构已基本稳定,并不断传承。此外,当地部分藏缅人群很可能还受到了华南及东南亚地区古人群的微弱影响,总体呈现出黄河流域与华南地区南北混合人 *** 融的遗传特征。
10月17日,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出版集团期刊《当代生物学》上。该研究由四川大学原海兵和厦门大学王传超共同组织团队完成。厦门大学陶乐、四川大学原海兵、厦门大学朱孔阳为论文之一作者,四川大学原海兵、厦门大学郭健新和王传超为论文通讯作者,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刘祥宇、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闵锐等联合署名。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杨质高 实习生 潘连爽 文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一审 熊波
责任编辑 猫恩泊
责任校对 袁熙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