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战,日军一线军官伤亡惨重,大队长几乎全部阵亡
衡阳保卫战到底有多惨烈,日军军史中也有形象的记载:参战的68师团和116师团的大队长所剩无几,大部分只能由士官 *** 。
日军作战有一个特点,每当冲锋的时候,大队长这些中下级军官总是身先士卒。
而当时的中国军队又何尝不是这样?每次冲锋的时候,营长、连长、排长总是手持驳壳枪和大刀喊:“跟我上!”东方军队都将身先士卒作为军官的优秀品质。
在衡阳保卫战中,日军的指挥结构包括大队长、联队长、师团长,而大队长的下属有中队长和小队长。
然而在惨烈的衡阳之战中,大队长职位不得不由士官担任,这表明中队长和小队长也遭受了严重伤亡。这场战斗的残酷程度可见一斑。
衡阳战役结束后,日军116师团120联队的旗手星野博在《衡阳最前线》一书中写道:
在守卫战中,连长、营长、团长亲自率先冲锋反击……在紧要关头,师长、军长亲自到前线,激励部下。中国第10军士气高昂,体现了真正的军人精神......
能够赢得对手的尊敬,是军人更高的荣誉。
第10军的老兵卢庆贻回忆,在战斗的之一阶段,敌我伤亡比例高达5:1,这在整个抗战期间的战斗中都属罕见。
虽然当时第10军并不是装备最精良、战斗力最强大的军队,但他们有一位出色的军事领袖,方先觉。
方先觉被认为是军事天才,他在战前策划的各种工事扭转了中国军队在兵力上的劣势。
可以用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绵羊的比喻来形容,狮子是方先觉,而绵羊则是横山勇。
第10军所建造的各种工事都紧密相连,相互配合,每个工事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卢庆贻提到,方先觉提出了“三不打”策略:看不清不打、瞄不准不打、打不死不打。
当敌人的先头部队靠近时,秘密火力点的机枪不开火,埋伏在暗堡里的中国士兵保持静默,只有散兵坑里的步枪在进行精准射击,确保“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当敌军的先头部队与中国军队在争夺中陷入僵持时,敌军的大部队前来增援。
这时,机枪点再从不同的角度向敌军发动火力袭击,如暴风骤雨一般,造成混乱,削弱了敌人的抵抗力。这种火力下的攻击迫使敌军四处躲避,无所遁形,使他们陷入极度混乱之中。
即使日军使用坦克也没有奏效,因为坦克无法越过高达七八米的“方先觉壕”。
即使敌军带来云梯,埋伏在暗堡中的中国军队迅速出击,将手榴弹投掷下去,炸断梯子,云梯与尸体一同飞翔,鲜血与火光交相辉映。
日军的步兵战斗手册中记载,每次冲锋分为三个梯队:之一梯队是前锋,第二梯队是主力,第三梯队是援兵。
而第10军的战术应对很有针对性:散兵坑对付之一梯队,机关枪对付第二梯队,手榴弹对付第三梯队。
这些应对措施相互协调,有条不紊。方先觉显然研究过日军的步兵战斗手册,才能在衡阳保卫战中运用得如此娴熟。他被认为是一位防守战专家。
与此相反,日军68师团和116师团,甚至横山勇,在第10军的复杂防御面前束手无策,只知道采用人海战术。
然而,即使再多的人海也无法抵挡机枪的扫射,这种战术在现代战争中已经过时。
从7月2日开始,日军68师团和116师团经历了艰苦的战斗,不得不进行部分休整。
但是这些日本部队并没有停止进攻,他们仍然试图通过使用毒气攻占中国军队的阵地。
但这时的中国军队已经掌握了应对 *** ,他们知道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避免毒气中毒。
同时,陈纳德的航空队从芷江机场起飞,进行了防毒面具的空投。当日军发现陈纳德的航空队时,试图派飞机拦截,但陈纳德的飞机已经脱离危险区域,消失在云层中。
这些防毒面具就像一面保护盾,使得日军的毒气无法生效。在7月5日,300多名中国士兵戴着防毒面具,在夜间行动,成功夺回了失去的张家山阵地。
衡阳保卫战持续了47天,每天都有战况向重庆汇报,包括阵地的丧失与夺回、兵力的部署以及伤亡情况。这场战斗堪称抗战历史上的一个光辉篇章,展现了中国军队的坚韧和顽强。
刚开始的时候,第10军接到的命令是坚守七天,部队准备了20天的粮食。而直到战争结束的时候,部队坚守了整整47天。20天之后,部队已经没有可吃的东西了,日军也将衡阳炸为了焦土。
衡阳县县长王伟能带着没有来得及撤离的市民,给士兵送来粮食。但是,那时候衡阳城里所有能够燃烧的都烧焦了,大米也被烧成了黑色的坨坨,战士们就把这些黑坨坨砸开,用水煮了吃。
那个时候,全国的眼睛都盯着湖南境内的这座四平方公里的衡阳城。
结语
弹指一挥间,现在还健在的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已经不多了,希望老人家们都能安享晚年!
活着,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万人敬仰!
逝去,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丰碑,永矗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