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青年团,他们是自愿的还是被强迫的,他们后来怎样了
从一开始,纳粹就决心为了自己的目标颠覆德国年轻人的想法。他们竭尽全力吸收年轻人加入希特勒青年团和所谓的“人民共同体”(Volksgemeinschaft)。一般来说,青年群体通常容易得到非武装政策带来的好处,还有“元首国家”(Führerstaat)这种想法带来的利益。“元首国家”承诺终结20世纪20年代的暴力,并恢复德国的“光荣盛世”。
1936年之后才长成十来岁青少年的年轻群体,对希特勒上台前的日子没什么记忆,他们通过学校教育进入国家社会主义的领域。对这一群青少年来说,他们看起来没有任何选择。另一群十多岁的少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为青年,他们经历了对年轻人来说最极端且残酷的国家社会主义形式,其中包括被征召进入防卫部队,或对某些人来说则是与党卫军第12师“希特勒青年团”师一起行动。这个精锐的党卫军师团不顾一切地狂热作战,并且在1944年诺曼底(Normandy)区域的战斗中几乎全军覆没。
年轻人通过希特勒青年团来认识纳粹主义,这是学校和家庭以外另一个替代性权威中心。希特勒青年团在20世纪30年代随着时间的流逝愈来愈组织化,再加上官僚政治,其成员也就不断增加。然而对许多学童来说,生活在纳粹主义之下面临许多矛盾,以下摘录的文字显示出孩童们对于新体系有多么懵懂无知:“我们班上没有人读过《我的奋斗》,我自己只是从书中找出问题。就整体而言,我们并不知道纳粹的意识形态,甚至学校里出现反犹太主义的机会也相当少。举个例子,理查德瓦格纳(Richard Wagner)的论文《音乐中的犹太人》(The Jews in Music),以及在校外展示的《冲锋队队员》(Der Stürmer)的复制品,都使得我们充满疑问……不过我们受到政治性安排:要遵守命令,培养立正站好并说‘遵命’的军人‘美德’,并在‘祖国’这个具有魔力的字眼被说出口以及德国的荣耀和伟大被提及时要停止思考。”如同我们将会看到的,虽然有许多年轻人以适当方式加入像希特勒青年团这样的组织,但也有许多其他年轻人反对纳粹控制他们的生活。
纳粹的典范:一名金发蓝眼的德国“雅利安”少女,绑了两根辫子,佩戴“卐”字徽章
到了1933年年底,所有其他的青年组织不是被禁止,就是被纳入希特勒青年团,唯一的例外是天主教团体,他们在纳粹与梵蒂冈(Vatican)之间的协议下得到些许的保护。被并入希特勒青年团的组织团体包括非政治性青年联盟组织和新教青年团体,因此到了1934年年初,希特勒青年团囊括了全德国10至14岁男孩的47%[参与德意志少年队(Deutsches Jungvolk)],以及14至18岁男孩的38%(参与希特勒青年团)。至于女孩们,数据虽然没有这么高,但依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10至14岁的女孩当中有15%的人加入德国少女联盟(Jugendmädelbund),而14至18岁年龄层的少女有8%参加德意志女青年联盟。
希特勒相信,第三帝国的生存要靠对年轻人的教育来维系,他宣称:“我所追求的就是非常积极主动、具备领导能力、作风严谨的年轻人。年轻人必须对痛苦毫不在乎……我不会进行任何智力方面的训练。对我的年轻人来说,知识只不过是一种堕落而已。”依据这样的想法,希特勒青年团的男孩和女孩的组织都被置于帝国青年领袖巴度尔冯施拉赫(Baldur von Schirach)的统一指挥下(他在战争期间是维也纳的纳粹党党部主管,且由于他在维也纳针对外国工人的行政管理和对待犹太人的方式,在纽伦堡大审中被判处20年徒刑)。1935年9月的纽伦堡 *** 中,54000名希特勒青年团团员在现场接受希特勒检阅。希特勒在致辞的时候要求下一代年轻人“如灰狗般迅捷、如皮革般强韧、如克虏伯的钢铁般坚硬”。
希特勒青年团的教育都经过严谨小心的管控。从1935年3月15日开始,德国男孩只要年满10岁,就得在帝国青年总部注册登记,在对其身家背景做过彻底详细的调查以确认种族纯度后,才会获准加入少年队。准许新队员加入的庆祝典礼在4月20日,也就是希特勒的生日当天举行。在少年队中的男孩子,也就是所谓的队员(Pimpf),均要接受入队考试,包括背诵纳粹信条、《霍斯特威塞之歌》(Horst Wessel Song,这首纳粹歌曲是纪念一位在街头与 *** 员战斗时被打死的冲锋队队员)的所有歌词,在12秒内跑完60米,还要完成一天半的越野远足。少年队队员要学习旗语、铺设 *** 线并参与使用轻兵器的训练。如果通过考试,男孩在14岁时就会加入希特勒青年团,到了18岁时,希特勒青年团团员就会加入纳粹党,在19岁加入武装部队前还必须先服帝国劳动役,因此希特勒青年团是为纳粹主义和兵役提供灌输、教导并塑造年轻男孩的途径。
为了增加希特勒青年团招募新人的数量,纳粹当局于1936年12月1日通过《希特勒青年团法》,目标为吸收所有德国年轻人加入希特勒青年团,而此一目标又得到纳粹以外的青年组织“志愿”加入而逐渐增长的“压力”的支持。1939年,两道行政命令补充了1936年的法规,使“青年服务”成为义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青年团就为前线部队募集毛毯和衣物。纳粹独占了孩子们所有的空闲时间,父母们不敢反对,免得被认为是麻烦制造者;年轻人愈来愈多地与他们的同侪生活在一起,最终远离了家庭。
属于女青年的德意志女青年联盟采取和希特勒青年团相似的方式编组而成,同样被置于帝国青年领袖的全面掌控之下。该联盟吸收年满10岁的女孩加入少女队。女孩团体依照军事组织方式编成,组织中最小的单位是少女小队(Mädelschaft),2至4个少女小队组成一个少女分队(Mädelschar),2至4个少女分队构成一个大队(Gruppe),而每5个群就组成一个团(Ring),5至6个团就组成一个小区队(Untergau),总共有648个小区队,最后就是大区队(Obergau)。德意志女青年联盟里所有女孩无时无刻不被提醒,整个培养她们的任务就是要使她们准备好成为“国家社会主义世界观的媒介”。身为德意志女青年联盟成员的少女们,将献身于同窗之谊、服务与体能训练中,以成为优秀的德国母亲。如同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概述的,“女性教育的目标毫无疑问就是为了要培育未来之母”。在军队式的检阅中,她们穿着由海军蓝的裙子、白上衣、棕色夹克组成的制服,并且要把头发绑成两条辫子。当她们年满17岁时,就有资格加入“信念与美丽”(Glaube und Schänheit)协会,她们将在那里接受家政训练,并准备结婚。信念与美丽协会的任务是培养17至21岁的年轻女性精神上及身体上的优雅风范,使她们成为纳粹女性概念的更佳证明。到1936年,总计有超过200万名少女加入德意志女青年联盟。
希特勒与德国男孩会面。希特勒对于感化德国儿童、使他们成为优秀纳粹党员的重要性心知肚明
在德国的乡间和小城镇里,希特勒青年团首度给年轻人休闲活动和旅行的权利。假日旅游拓展了通常从未旅行过的乡下儿童的视野,给予他们机会与来自德国其他区域的年轻人接触。当纳粹在1933年对德国的控制愈来愈牢固时,这些青年运动的休闲成分也逐渐消失了,希特勒青年团成为另一个规模庞大的官僚体系。高层青年领导人的老化和清除因魏玛共和国而腐败的人物,使青年运动对年轻人的吸引力降低,因此希特勒青年团成为更加纪律化且政治化的青年组织。把所有年轻人拉进希特勒青年团的运动,也将之前借由不加入以反对整套构想的年轻人吸收进组织。这些新吸收的成员被当局加强监视。青年每日的乐趣,如与朋友会面等也愈来愈困难,甚至在某些状况下还是犯罪行为。希特勒青年团的巡逻队负责监控所有年轻人的活动,其成员比他们所监视的年轻人大不了多少。随着战争脚步的逼近,希特勒青年团也将重点集中在训练,而不是原本吸引年轻人的休闲活动和运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