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为何能在漠北大战中获胜?2点原因鲜为人知,但至关重要
公元前119年,汉朝和匈奴之间的战略大决战——漠北大战正式打响,卫青和霍去病分别率领5万骑兵在漠北高原和匈奴主力展开战略大决战。霍去病指挥的右路军孤军深入2000多里,在狼居胥山和匈奴左贤王部遭遇,歼灭匈奴左贤王部7万多人,尔后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最后攻克瀚海,方才扬威而还。卫青率领的左路军在漠北高原和匈奴单于本部迎头相撞,卫青以武钢车连成核心阵地,使用弩和弓箭和匈奴单于本部的精锐部队短兵相接,大获全胜。匈奴主力全线撤退到漠北高原,漠南再无匈奴王庭。
那么,在漠北大决战中,卫青和霍去病指挥的中国军队为何能大获全胜呢?有关漠北决战的书籍和文章已经是汗牛充栋,漠北大决战,大汉帝国为何能大获全胜?有两点原因是鲜为人知,但却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之一条重要的原因,很少有人关注。大汉江山值得他们去保卫!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话放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对于汉朝的老百姓而言,刘汉江山就是得民心的江山:刘邦称帝建立新政权,推翻了秦二世的残暴统治。刘邦到文景之治时期实施的轻徭薄赋政策,让百姓能安心种地。就拿赋税这条看,西汉时期的赋税刚开始为十五税一,到文景之治时期就减到了三十税一。西汉时期的徭役也从一年一次减少到三年一次。在国家宽松的政治经济环境中,老百姓兜里的钱包就鼓了起来。这样得民心的大汉帝国,能不值得百姓保卫吗?
而匈奴的到来意味着什么呢?如果百姓不去参军打匈奴,匈奴长驱直入占领汉朝的领土,那匈奴占领区的老百姓可就得过上奴隶制生活了。一下子倒退了好几百年呢。所以,打击匈奴就是保卫汉朝百姓的幸福生活。正因为西汉的统治很得民心,让老百姓都能吃饱穿暖,等到汉武帝一声令下反击匈奴的时候,大家就纷纷报名参军,很多民众还捐出自己家里的马匹支援前线。
虽然说汉武帝打仗,老百姓生活过得苦一点。但对于当时的老百姓而言,这个苦是暂时的。只要能打败匈奴,这个苦大家都能承受,总比匈奴来了大家的生活回到奴隶社会强得多吧。
第二点,汉军后勤保障跟得上。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中国军队反击匈奴的漠北大决战中,汉武帝向前线征调了14万马匹。这14万马匹干什么用呢?运军粮。霍去病的部队打到哪里,14万马匹组成的“后勤支援队”就跟到哪里。
说到14万马匹组成的“后勤保障队”,我们就得提到西汉的马政了。汉高祖时期,刘邦40万大军反击匈奴,结果在白登山被10万匈奴骑兵包围了。经过求和,匈奴才放了刘邦一条生路。
白登之围这件事让汉朝历代皇帝视为耻辱。文景之治时期,汉朝尽全力发展马匹,在今天的天水、陇西、西河、上郡、安定等地,汉帝国都建立了规模庞大的军马场。到了汉武帝时期,全国马的总数达到了40万匹,汉帝国不仅能组建强大的骑兵反击匈奴,还能为前线提供强有力的后勤支持。发展马匹真可谓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