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世祖福临:从沈阳故宫到紫禁城的传奇皇帝(中)
三、一君定国策,独掌大权
顺治七年岁末,摄政王多尔衮在狩猎途中离世于喀喇城,为年仅十四岁的顺治帝福临提前亲政铺平了道路。顺治八年正月,福临正式亲政,开启了他执掌国家大政的新篇章。同年八月,他迎来了人生中的另一大事——大婚。
多尔衮逝世后,顺治帝逐渐摆脱了之前的傀儡地位,对多尔衮进行了严厉的惩处,包括削除封号爵位、撤销庙享谥号、没收家财等。为了加强皇权,他废除了旧有的诸王贝勒管理各部事务的制度,并采取了一系列缓和民族矛盾的措施,如停止圈地、放宽逃人法等。顺治帝内心充满了对中原文化的向往,渴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顺治九年二月,顺治帝特赐殊荣,加封郑亲王济尔哈朗为叔和硕郑亲王,彰显其尊贵地位。同年三月,为巩固君主集权,顺治帝果断采取行动,取消了诸王、贝勒、贝子管理六部事务的权力,使皇权更加集中。
四月,福临采纳礼部建议,进一步规范了皇帝的朝会制度,规定每月三次朝会,春秋两季各举行一次经筵,以彰显皇家威仪。同时,他还设置了宗人府官员,负责宗室事务的管理。此外,福临还着手制定了一系列礼制规定,以规范宫廷礼仪。
九月,顺治帝亲自筹备出迎 *** *** 喇嘛的盛大仪式,彰显了对藏传佛教的尊重与友好。十二月,他在南苑隆重召见了五世 *** 喇嘛,进一步加深了与 *** 地区的联系。
四、顺治强化满汉合作
顺治十年正月,顺治帝为加强满汉官员间的合作与沟通,下令改变以往仅有满臣奏事的局面,规定此后凡章奏,满汉侍郎、卿以上官员需会同奏进。他曾在阅读《通鉴》时,与诸大臣探讨历史上汉高祖、文帝、汉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等帝王谁更优,陈名夏认为唐太宗最为卓越,而顺治帝则倾向于明太祖,认为其立法之利可泽及后世,表达了他延续明朝制度的意愿。
同年三月,顺治帝赐予太常卿汤若望“通玄教师”的尊号,并下令各部院奏事停用绿头牌,以简化流程。四月,他亲自测试翰林官成克巩等人,选拔人才。然而,此时陈名夏案爆发,二十八名汉官因此受到训斥,朝廷氛围一度紧张。五月,为加强汉大学士在决策中的作用,顺治帝增置内三院汉大学士,每院各设二人。同时,他设立十三衙门,并严格谕戒宦官不得干预政事,规定所设太监级别不得超过四品,以维护皇权的稳定。
八月,顺治帝将太宗皇帝的第十四女和硕公主下嫁给平西王吴三桂之子吴应熊,以加强满汉联姻的纽带。然而,二十六日,他废除了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降为静妃,这一举动引发了朝野的广泛关注。
顺治十一年三月,顺治帝迎来了他的第三个儿子玄烨的诞生,即后来的康熙皇帝,为清朝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希望。六月,为了巩固与蒙古科尔沁部的联盟关系,他立科尔沁镇国公绰尔济之女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后,再次通过联姻加强满蒙之间的政治与军事联盟。
顺治十二年:强化皇家典籍编纂,郑亲王辞世,紫禁城定名
顺治十二年正月,皇帝下令编纂《顺治大训》及《资政要览》,旨在传承先皇智慧,指导政务。四月,又诏令修撰《太祖圣训》与《太宗圣训》,以弘扬祖宗功德。五月间,郑亲王济尔哈朗逝世,朝廷上下深感痛惜。六月,顺治帝封博果铎为和硕庄亲王,彰显皇家恩宠。同时,皇帝正式命名宫禁为紫禁城,后山为景山,西苑南台为瀛台,为宫廷建筑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为加强宫廷管理,顺治帝命令内十三衙门立铁牌,严禁内监干预政务,确保皇权稳固。
顺治十三年:董鄂妃册封,皇贵妃之位尊崇
顺治十三年八月二十五日,董鄂妃被册封为“贤妃”,其品德才华备受赞誉。至十二月,董鄂妃更获晋封为皇贵妃,地位尊崇,成为后宫中的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