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中国和欧洲面积差不多大,为何我们是统一的,而欧洲却是分裂的?

中国历史7个月前 (03-13)470

欧洲的陆地面积有1016万平方公里,和中国差不了多少,但为何它的境内却分裂成了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而没有像中国一样走向统一呢?

在我国上千年的历史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统一状态,就比如古代社会不管头顶的皇帝换了几茬,这都不妨碍我们认为自己一直是一个大家庭。

历史上欧洲大陆曾一度归于一体,罗马帝国在其鼎盛时期几乎囊括了整个欧洲的版图,只是在罗马灭亡后欧洲又再度分裂,直至如今的四十余个国家。

尽管历史上曾有欧洲国家尝试追求统一,但均未能如愿。其中法国的拿破仑是最为人所知的一个例子,他的雄心壮志在反复对抗联盟的压制下终究化为乌有。

那么欧洲为何会如此特别呢?

01

地理因素

南欧就在地中海那边,堪称文明的聚集地。地中海就像是个大围裙,把周围的地方都系在一起,由此产生了一大堆航海文化和贸易 *** 。

这一带地区做些贸易还好,像那种大规模的种植活动根本行不通,所以地里种植的也大多是橄榄、葡萄等经济作物,之后通过海上贸易将其卖出去,再借此买点吃的喝的回来。

这样一来,南欧就形成了个特殊的经济模式,比起农耕商贸更重要。商人们在这里可是当家作主,对那些经济落后的地方不感兴趣,觉得是累赘。而且他们还挺喜欢战争,因为战乱能让他们炒作价格,赚个盆满钵满。

相对于一个强硬的统一国家政权,对他们来讲还不如来几个小国来的划算,这样合作对象变多了也不会被打压太惨,不管到哪里总有发财的路子。

再者欧洲那片虽然气候条件也还算可以,但地形严格来讲其实有点碎,有不少地方不仅不适合大规模耕种,也不适合形成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

东欧是一片平原,地盘也倒是挺大,但是那边冷这导致人口也少,地广人稀的还不发达,也很难出来一个统一欧洲的集权 *** 。

上古时期华夏大地上的众多部族和小国,曾如同古希腊世界那样,相互独立且并存着。它们彼此交融,逐渐孕育出较大的王国,而这一切又在秦的统一六国过程中达到了高峰。

与此同时古代欧洲历经千年,却似乎一直停留在类似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与抗争之中。

双方在历史轨迹上的这一明显差异,究其原因,涉及到地理环境、经济形态、政体结构以及文化传承等多方面的复杂因素。

中华大地坐落于亚欧大陆的东方,沐浴着太平洋的浪花,紧邻帕米尔高原、阿尔泰山脉的壮丽西侧,南枕青藏高原这片号称世界屋脊的土地,北缘是辽阔的蒙古高原,更远处则冰冻荒芜。

这样一幅地理版图构成了一个半封闭的区域,供中华民族的祖先安居乐业,享受着相对平稳的生存环境。

但也是这片土地上,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促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农耕文明与游牧文化彼此对峙又互为依赖,历经千年的交融与磨砺。

横贯东西南北的长江、黄河、珠江、澜沧江等大河巨流,是联结各地文明的纽带,它们滋养着土地,也见证着这片大地上民族的团结与合作。

这种地理环境,使得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对“和谐”和“统一”有着深刻的认同和追求。

02

统一的思想和文字

在中国历史的悠悠历史中,对于统一的向往与追求始终如一。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周室衰微天下分裂,各路诸侯割据一方战乱频仍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将周取而代之做这天下的共主。

众多小国在战火中吞并消亡,最终脱颖而出的是七个实力雄厚的强国。它们展现了不可抵挡的力量,成为了决定未来中国命运的关键玩家。

其中秦国脱颖而出,它横扫六合,开创了一个无与伦比的时代,它统一了中国,成就了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转过头看欧洲从以前到现在仗没少打,但是国家也没少什么,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他们比较菜实力不行,另一方面就是他们压根就没这个想法,就想窝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就像秦国为了强大为了打败其他六国那可谓励精图治,花费了整整几代人的心血,但欧洲人很少能做到这样,在他们看来你不打我那我就不打你了。

感谢始皇帝的努力,他所推行的“书同文”政策,堪称中华久合不散的“首席功臣”。

华夏子民虽被方言所隔,因文字共通哪怕王朝如何更替,在民众心中都有着极高的民族和文化认同。

就如同春秋时期的中国,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的欧洲各地,人们所说的语言各有不同,书写的文字也大相径庭。

时间一久就导致了法语、德语、英语和意大利语之间的差异日益增大,并且这些差异逐渐固化,形成了相互之间明显区别的语言体系。

从历史的角度看,文字是文化传播和认同的关键媒介。日耳曼各国在文化上的分化逐渐加剧,最终塑造了各具特色的德意志、法兰西、不列颠等文化体系,文化的分散性和多样性导致了欧洲统一的难度增大。

03

有力的中央政权

在古代中国中央集权的模式一以贯之,而在秦始皇吞并六国后,这一趋势得到了显著的加强。

秦朝建立了三公九卿的体制来处理国家的政务,同时在地方层级上,郡县制应运而生,替代了旧有的封建制度。

在封建社会的历程中,皇权始终被尊为终极权威,不可僭越。

事实上从汉朝的推恩令和藩国的削弱,到唐朝的藩镇体制,再到宋朝的三省六部制和明朝的内阁体制,我们都可以看到中央权力的逐渐但显著的加强,明清时期的中央集权更是可以说发展到了极致。

这些历史措施的积累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皇权日益集中,君主专制制度得到不断加强,与此同时,地方的权利却随着时间和朝代的变迁逐渐削弱。

在欧洲的封建时代,领主享有极大的军事、行政和经济自 *** ,他们在广阔的封地上形成独立的王国,筑起坚不可摧的堡垒,培养出骁勇善战的骑士队伍。

日积月累下一些贵族逐渐壮大,力量足以影响国家政策,有的甚至能决定王国的命运。

所以这让欧洲很难诞生出一个强大政权,即使出现了一个强大的政权但若想要统一整个欧洲必然会遭致不断的反对。

而由于小国众多摩擦必然也多,多次爆发的战争自然会令百姓生活更为困苦,甚至导致发展停滞,所以中世纪早期如此黑暗。

参考来源:

平安浦城 为什么欧洲总在分裂而中华相对统一?这部纪录片给出了独特思路

中国新闻网 东西问 | 林超民:为什么中华大地形成大一统国家而欧洲大陆却多国林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3/586782.html

“中国和欧洲面积差不多大,为何我们是统一的,而欧洲却是分裂的?” 的相关文章

曹操当初为什么要杀华佗 曹操后面有没有后悔

曹操当初为什么要杀华佗 曹操后面有没有后悔

还不知道:曹操当年为什么要杀了华佗?杀了之后,曹操有没有后悔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切都是误会,曹操刚杀了华佗,就意识到自己做了傻事。于是他编出了所谓多疑杀华佗的说法,实际上全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一日,华佗正在家中与妻儿一起吃饭。突然家中来了一伙人,自称是曹操的...

管辂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管辂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管辂(210年-256年),字公明,平原郡平原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术士,古代卜卦观相行业祖师。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八九岁,喜仰观星辰。成年之后,精通《周易》,善于卜筮、相术、算学,学习鸟语。相传每言辄中,出神入化。体性宽大,以德报怨。正元初年,担任少府丞。正元三...

雍正难道看不出乾隆无能吗 雍正为什么还要传位给乾隆

雍正难道看不出乾隆无能吗 雍正为什么还要传位给乾隆

还不知道:雍正有十个儿子,为何选弘历继位,他看不出弘历贪图享乐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每个朝代的皇子为了争夺皇位继承权,往往会斗得头破血流,到清朝也不例外,比如雍正就是从九子夺嫡中脱颖而出,最终才当上皇帝,后来雍正选择继承人时,却显得并不明智。按照古人的礼...

大懿皇后:吴大帝孙权的宠妃,被全公主痛恨诋毁

大懿皇后王氏(?―245年),徐州琅邪人。王卢九之女,吴大帝孙权的宠妃。又称琅琊王夫人、大王夫人。与敬怀皇后(小王夫人)没有关系。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选秀入宫,黄武年间被宠幸,生孙权第三子孙和,封为夫人。孙皓继位后追尊大懿皇后。人物生平深得宠幸王氏通过选秀入宫...

安庆绪弑父的原因是什么?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安庆绪弑父的原因是什么?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安史之乱被称为最血腥的叛乱,始于安禄山和史思明二人背叛唐朝起兵谋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安庆绪弑杀自己的父亲安禄山,《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有明确的记载。《旧唐书》说:“庆绪立于户外,庄持刀领着李猪儿同入禄山账内。猪儿以大刀斫其腹。禄山眼无所见,床...

和珅被嘉庆处死之后 纪晓岚和刘墉的结局如何

和珅被嘉庆处死之后 纪晓岚和刘墉的结局如何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和珅被杀后,刘墉和纪晓岚的结局如何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和珅,大家都知道,是封建社会少有的大贪官。当然,提到和珅,大家肯定会想到刘墉和纪晓岚这两人。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刘墉和纪晓岚是和珅的死对头,他们都是为官清廉,不愿与和珅同流合污。我们现在看一下和...

代善是什么出身?他支持皇太极继位的原因是什么?

代善是什么出身?他支持皇太极继位的原因是什么?

代善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母为大福晋佟佳氏。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努尔哈赤的儿子真是老子英雄儿好汉,每个儿子都非常优秀。尤其是代善更优秀。代善出身高贵,他是努尔哈赤的原配嫡福晋佟佳·哈哈纳扎青所生,是努尔哈赤的嫡次子。皇太极的出身没有代善高。因为皇太极的母亲梦古姐姐是继福晋...

曹干是什么人?他与曹丕是什么关系?

曹干是什么人?他与曹丕是什么关系?

曹干,三国时期魏国宗室,魏武帝曹操第二十五子,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曹操死后,他5岁的幼子的确喊曹丕为爹《魏略》记载:良年小,常呼文帝为阿翁文帝,指曹丕,曹丕的谥号是“文皇帝”。良。是指曹干。曹干经常喊曹丕阿翁,阿翁就是父亲的意思,即爹或者爸爸。曹操托孤曹操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军...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