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29军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中国历史1周前 (06-14)7

29军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陕西地区的土匪猖獗,让无辜百姓生灵涂炭,饱受其害。宋哲元这位铁血军人统帅着29军,在凤翔城与党玉琨军遭遇了一场惨烈的攻防战。最终凭借智谋和勇气攻下了重要城池,俘获了5000名土匪俘虏。面对这些罪行累累的凶手,宋哲元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他到底是杀人凶手,还是维护和平的英雄?

陕西这片热土,素来以地形险峻,风景秀美而著称。可就是这片宝地,却成了土匪作恶的温床。党玉琨军这伙无赖,打家劫舍,无恶不作,把这里变成了人间炼狱。他们残害无辜,祸及乡里,引起了当地百姓的痛恨。

就在这万分危急之际,宋哲元率领着他的29军开进了凤翔城。这座城池向来是西北重镇,地理位置隘口,四面环山,防御极其严密。宋哲元起初还按常理出牌,让大炮狂轰滥炸城墙,指挥士兵拼命冲锋。谁知这座坚城根本无法被摧毁,反倒是29军伤亡惨重,彷徨失措。

好在宋哲元英勇善战,临危不乱。在仔细观察地形后,他发现城墙东南侧有一处民居,离城池仅两百米,居然成了他智取胜利的突破口。宋哲元立刻命令工兵连夜开挖地道,神不知鬼不觉就将近4000公斤 *** 运送到了城墙底下。一声令下,这些高能 *** 被引爆,瞬间就在城墙上拓开了一个大窟窿。

趁着敌军混乱,宋哲元的火炮开始狂轰乱炸,29军士兵如饿虎扑羊般冲进了城里。短短数小时,凤翔城就被攻陷,党玉琨军的残兵败将溃不成军。5000多名土匪哭爹喊娘,被29军活捉。眼见这些罪犯终于伏法,当地百姓无不欢欣雀跃,仿佛扬眉吐气。

可就在这喜庆的时候,宋哲元突然下令把所有俘虏都处决了。这个决定无疑是把当地百姓的喜悦冲进了阴霾,一石激起千层浪。军中顿时哗然,不少将士都力劝宋哲元改变决定,以免背上杀人凶手的骂名。然而宋哲元对这些说辞嗤之以鼻,他认为这些土匪罪大恶极,杀人放火无恶不作,若是放过就是对无辜百姓的亵渎,所以必须下手狠辣。

果然,在宋哲元的坚持下,5000余名俘虏全部伏诛,凤翔城乃至整个陕西地区也由此陷入了短暂的寂静。人们重拾往日的安宁生活,赞叹宋哲元手腕了得,一举扫清了这片区域的祸患。然而,也有不少人对他的所作所为表示谴责,认为这已经超出了正常军事行为,流于残暴。

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善恶是非往往没有一个非黑即白的标准,生与死的权衡也常被搁置在现实利益面前。对于宋哲元的这一决定,我们很难一概而论。他或许的确像一个杀人凶手那样狠毒,却也有可能是为了更大的和平利益而不得不铁腕收拾。无论如何,历史终将给出公允的评价。我们更应当珍惜今日的和平年代,不让战争的阴云再次笼罩人世间。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6/598455.html

“29军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的相关文章

钟会造反如果不是泄密的话 钟会加上姜维会成功吗

钟会造反如果不是泄密的话 钟会加上姜维会成功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钟会造反,如果不泄密,加上姜维的帮助,有可能成功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闻君自淮南已来,算无遗策,晋道克昌,皆君之力。今复定蜀,威德振世,民高其功,主畏其谋,欲以此安归乎!夫韩信不背汉于扰攘,以见疑于既平,大夫种不从范蠡于五湖,卒伏剑而妄死,彼岂暗...

邓忠:曹魏名将邓艾之子,钟会之乱中与父亲一同被杀

邓忠:曹魏名将邓艾之子,钟会之乱中与父亲一同被杀

邓忠(不详-264年),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邓艾之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景元五年(264年),钟会谋反事败,士兵哗变,钟会被杀,邓艾部将想追还邓艾父子,但卫瓘却派田续追邓艾,于绵竹西相遇,将邓艾和邓忠等人杀死。直至泰始九年(273年)才恢复名节。人物生平甘露...

陈祗:三国时期蜀汉大臣,世蜀汉后主刘禅的宠臣

陈祗:三国时期蜀汉大臣,世蜀汉后主刘禅的宠臣

陈祗(?―258年),字奉宗,汝南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大司徒许靖兄长的外孙。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陈祗早年受费祎的赏拔,董允死后担任侍中,逐渐成为蜀汉后主刘禅的宠臣,官至尚书令、镇军将军,权力甚至超过大将军姜维。陈祗支持姜维的北伐中原,假意与宦官黄皓交好,导致黄皓开始...

孟光:三国时期蜀汉大司农,个性耿直,心直口快

孟光:三国时期蜀汉大司农,个性耿直,心直口快

孟光,字孝裕,河南洛阳人,是东汉太尉孟郁的族人,三国蜀汉大司农。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灵帝时为讲部吏。后因董卓之乱而逃入蜀,刘焉父子待其以宾客之礼。孟光博览群书,无所不读,尤其喜欢读三史,精通汉家旧典。喜欢春秋公羊传却嘲讽左氏春秋,来敏因此常常和孟光发生争论。刘备定益州...

谢夫人:吴大帝孙权的原配发妻,她为何郁郁而终?

谢夫人:吴大帝孙权的原配发妻,她为何郁郁而终?

孙权是三国中称帝最晚,也是最年轻的领导者,直到公元229年,他才正式登基称帝。孙权在称帝前,娶过两个女人,谢夫人和徐夫人。下面说一说孙权的原配发妻谢夫人的故事。谢夫人出身江东的书香门第会稽谢氏,她的父亲是谢煚是东汉尚书郎、下邳徐县县令,叔父谢贞是建昌县长。谢煚在黄巾起义后辞官回乡,而孙权的父亲孙坚,...

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何没有同意立庙 刘禅这是对诸葛亮不满吗

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何没有同意立庙 刘禅这是对诸葛亮不满吗

对诸葛亮死后,刘禅没有同意为其立庙,是要发泄不满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刘禅和诸葛亮,很多人都是知道诸葛亮是刘备为刘禅指定的辅政大臣,“先主病笃,讬孤於丞相亮”“使使持节丞相亮授印缓”,并且告诉刘禅对待诸葛亮一定要“敬听师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诸葛亮...

项羽自刎后虞姬也跟着殉情了吗 事实到底是什么样的

项羽自刎后虞姬也跟着殉情了吗 事实到底是什么样的

对项羽乌江自刎后,虞姬决然殉情,事实果真如此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西楚霸王项羽和宠妾虞姬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被世人口口称颂、惋惜慨叹,还被许多戏曲家和音乐家编绎成了凄美的文艺作品,一如京剧名段《霸王别姬》、又如歌手屠洪刚的经典成名曲《霸王别姬》。面对垓下之围,项羽...

张煌言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多少作品?

张煌言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多少作品?

明末英雄张煌言以其坚定的抗清立场,赢得了时人和后世的赞誉,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张煌言,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人,他文武双全,既是一位著名的抗清民族荚雄,又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作为南明大将,张煌言投笔从戎、抗击清廷将近二十年,在金戈铁马、九死一生的战斗生涯中写下了大量诗文。张煌言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