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武则天醉酒后为一小国改名,名字沿用至今,如今已发展成发达国家

中国历史5个月前 (06-16)480

前言

谁能想到,如今国际地位举足轻重的日本,竟然源自一位中国女皇的醉酒决策?历史在不经意间往往会留下令人吃惊的转折,而这个小小的国名改变,竟成就了一个东方大国的崛起。

当年,武则天在朝堂上叱咤风云,她的一己之私竟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命运,这是否又是一个偶然,还是历史的必然?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动荡的年代,去探究这番传奇的故事吧。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女皇——武则天

在男尊女卑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出现了一位女性的身影,以其非凡的政治才能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力,书写了一段传奇,她就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作为一位女皇帝,她的政治生涯充满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她的统治也带来了不少积极变化。她重用能人,推行改革,使得国家经济、文化得到发展。

在外交方面,她也展现了非凡的才华。武则天的一生传奇至极。她从十四岁进入皇宫开始,就凭借自己的美貌和智谋,不断向权力攀登。

她先是以才人的身份进入皇宫,希望靠美色博得皇帝李世民的宠幸,但却遭到冷落。后来,她与李治(高宗)发生了秘密情感,最终取代王皇后,成为后宫之主。

李治去世后,武则天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无情手段,逐渐掌握了朝政大权,最终自立为帝,创立了武周。她的一生可谓风云际会,从一个卑微宫女到登上皇位,成为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帝,这无疑是一段传奇。

而在这位女皇的统治时期,她也做出了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决策,其中就包括一个关乎日本历史的重大事件。

日本(倭国)的诞生与发展

海外来客与中国的初次交往

大约1400多年前,当时的日本还被称作&34;。倭国与中国隔海相望,自秦汉以来就开始向中国朝贡,表达臣服之意。东汉时,因倭使者的外貌特征,被册封为&34;,这是&34;这一名称在中国正史上的首次出现。

这个名字一看便知过于轻蔑。但倭国人似乎没在意,反而开心不已,把汉朝皇帝赏赐的玉玺视为无上的荣耀。后来,随着他们学习中原文化,了解到&34;字的真实含义,对&34;这个名字也就越来越不满意了。

日出国&34;的初次提出

公元607年,倭国圣德太子派遣使节拜会隋朝皇帝隋炀帝,同时呈送亲笔手书一封。信的内容无特殊之处,但有意思的是圣德太子没有按照惯例在信的落款自称&34;,而是写道:&34;。

圣德太子将自己称作&34;,把隋炆帝称作&34;,这在两国交往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这显然是圣德太子想表达一种相互平等的外交地位,显然是不满于中国一直称呼他们为&34;的歧视性称呼。

公元645年,一场政治变革席卷整个日本岛,旧的奴隶主贵族世袭制被新的封建制度所取代,一个仿效当时大唐政权的封建集权国家出现在日本岛上,这一事件就是日本历史上的&34;。

&34;促进了岛内政治、经济全面发展,而发展又进一步带动了他们民族独立意识,一种抵触&34;之称的民族情绪开始在岛内蔓延。在这种氛围下,当初圣德太子所提的&34;给了大家启示,一个用来摆脱&34;心理阴影的新国名就这样被提出来——&34;。

武则天批准&34;国名的诞生

日本于公元630年开始,陆续向大唐派出多批遣唐使团。其中公元670年第六批遣唐使到访时,&34;即向当时在位的唐高宗提出更改其国名为&34;。但是由于两国关系紧张,加之来使存有欺瞒嫌疑,所以此次更名不了了之。

时间转眸过了30年,在这30年里日本没有再向大唐委派新的遣唐使团,但他们对唐朝的学习模仿却一直没有中断。他们效仿唐朝《永徽律》,制定了本国之一部成文法典《大宝律令》,这一法典汇总了刑罚条例和国家制度规范,对强化日本封建集权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位编纂法典的主要负责人就是粟田真人。完成了法典编纂任务后,粟田真人得到了一项新的任务——带领第七批遣唐使团出访大唐。此时,已经是武则天当政了。

那一年,在盐州临行前,粟田真人得知大唐国号已经从隋朝后的&34;改为&34;,内心不免有些忧喜参半。一方面对于唐朝突如其来的变动感到无措,另一方面则认为,既然大唐自己的国号都做了改变,那作为属国的国名变更也未尝不可。

于是,粟田真人在入关后,就没有再自称&34;,而是直接称&34;。702年10月,遣唐使团抵达长安,受到了朝廷的热情迎接。

就在这时,武则天召见了粟田真人一行。在朝堂上的交谈中,武则天发现粟田真人不仅举止有度,而且学识渊博,颇有见解,给她留下了非常不错的印象。

两人后来在宴席上又有更多交流,粟田真人巧妙地向武则天提出了将国名改为&34;的请求。此时的武则天正好有些许醉意,&34;的性格使然,她便爽快地批准了这一请求。就这样,历史上的&34;从此变成了&34;。

这个国名的更改,不仅影响了日本的命运,也在无形中影响了中日两国的关系。对于武则天来说,这或许只是一时的兴起,但对于日本来说,这却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篇章。

日本的蜕变与中日关系的恶化

改名之后的日本,进入了奈良时代,这一时期的日本自身发展繁荣稳定,与大唐也继续保持了互动频繁的良好外交关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与日本这两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各自演绎着自己的朝代更迭,两国关系也渐渐疏远。

进入13世纪,日本沿海开始出现一些以劫掠中国商船,袭扰中国沿海村落为生的海盗组织,而后随着日本本国南北分裂、战乱频仍,日本海盗现象越发猖獗,到我国明朝时期渐成东南海防大患。

受日本海盗影响,我国上至朝廷下至平民,都重新拾起了那个被废弃已久的日本旧称——&34;,将那些屡屡侵害沿海百姓,挑战海防边关的海盗称之为&34;。

原本我国以&34;指称日本毫无贬义,但此时重拾&34;称,则开始明显带有了憎恶痛恨的主观色彩。后经明清两代 *** 断断续续清剿,加之战乱平息后日本 *** 加强海船管理,&34;现象逐步停息。

19世纪,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对日本影响逐步加大,最终促使日本爆发了资产阶级改革运动——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开始抬头,与中、俄等国相继发生军事冲突,并在之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彻底走向对外侵略的道路。

我国作为日本的近邻,在日本对外扩张中深受其害,无论是清朝时期的中日甲午海战、八国联军,还是民国时期占领青岛、签订&34;,抑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入侵我东三省、发动卢沟桥事变,日本的侵略野心在不断膨胀,给我们国家和人民持续带来深重灾难。

此时,我们对日本侵略者的称呼变为&34;、&34;或是&34;。日本岛国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依附性和侵略性两方面特征,站在我们国家历史角度看,日本这两种特征都有充分表现。

而作为日本自身来说,这两种看似相互矛盾的国家性格,不仅存在于他们历史上,在现今日本外交活动中依然有迹可循,它们影响着日本的国家形象,也引发了外在对他们称呼的不断变化。

结语

谁能料到,当年武则天一时兴起的醉酒决策,竟然成为了日本这个东方强国崛起的关键?历史就是这样,充满了意外和巧合。

从&34;到&34;,名称的变化并没有代表一个国家的尊卑。但从谦逊好学到侵略好战,这种国家性格的巨大转变,却对日本国家形象带来了迥乎不同的塑造。

时至今日,日本已然是一个国际地位举足轻重的国家,但面对其长期以来对华侵略的历史,相信广大中国人民无法轻易原谅。

我们只希望日本能够铭记历史,摒弃侵略性,重拾谦逊本色,与我国和睦相处,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唯愿历史的巧合不再重现,唯愿&34;的前景也不会再令人唏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6/598533.html

“武则天醉酒后为一小国改名,名字沿用至今,如今已发展成发达国家” 的相关文章

有哪些与荀勖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荀勖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荀勖(xù)(?~289年),字公曾,颍川颍阴人。三国至西晋时音律学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晋开国功臣,为东汉司空荀爽曾孙。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荀勖少年时聪慧好学。初仕于魏,为大将军曹爽掾属,后迁中书通事郎。曹爽被诛后,历任安阳令、骠骑从事中郎、廷尉正等职。...

郤正:蜀汉至西晋时期学者、官员,曾为刘禅撰写投降书

郤正:蜀汉至西晋时期学者、官员,曾为刘禅撰写投降书

郤正(?-278年),本名郤纂,字令先,司州河南郡偃师县人,三国蜀汉至西晋时期学者、官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少好学,广读古籍。弱冠即善写文章,为蜀汉朝廷征为秘书吏,官至秘书令。公元263年(景耀六年),曹魏攻伐蜀汉,后主刘禅投降,郤正为之撰写投降书。后随刘禅...

历史上南明是如何被建立起来的?朱由崧为何会被推上帝位?

历史上南明是如何被建立起来的?朱由崧为何会被推上帝位?

弘光帝朱由崧,南明首位皇帝,是明季政治舞台上一位昙花一现的人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明朝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崇祯死国,北都沦陷,消息传到南京后,各方大为震惊,然而天子蒙凶,事关重大,不可不察。四月二十五日,崇祯死讯最终确认,“壬午北信报确,史可法约南京诸大臣出议...

刘备三顾茅庐只为了一个诸葛亮吗 背后还有什么目的存在

刘备三顾茅庐只为了一个诸葛亮吗 背后还有什么目的存在

还不知道: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只为得到一个诸葛亮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荆州名士集团三顾茅庐,是世人津津乐道,传颂已久的佳话,刘备礼贤下士,孔明玄德君臣知遇,但也有人从现代视角出发,将其解读为诸葛亮自我炒作的产物。其实诸葛亮的脱颖而出,自然是由于他不世出的才能...

孙权既然已经得到荆州了 孙权为什么还要杀关羽

孙权既然已经得到荆州了 孙权为什么还要杀关羽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孙权得了荆州,为何还要杀关羽,难道不怕刘备出兵报复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无论是小说《三国演义》还是正史《三国志》,都能找到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感情很好的文字描述。刘关张三人虽不是亲兄弟但胜似亲兄弟,有着过命的交情,感情超出了君臣范围。关羽和张飞...

唐朝都没有消灭安禄山 安禄山最后为何死在儿子手里

唐朝都没有消灭安禄山 安禄山最后为何死在儿子手里

对安禄山没有死在大唐的手中,为何死在了自己儿子的手上?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朝是中国最为强大的几个朝代之一,那是一个文化极度繁荣,国力强盛如虹,外族人望而心颤,疆域往西直到中亚的朝代,那也是一个内圣外武,强大了许久的时代。唐太宗从父亲手中接过担子,这时的大唐到处都...

镇守荆州期间,关羽真的被甘宁的百人军队吓跑了吗?

镇守荆州期间,关羽真的被甘宁的百人军队吓跑了吗?

一部三国史,半部荆州史。“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刘备拿下益州之后,关羽一直镇守荆州,荆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东吴孙权也对荆州虎视眈眈。关羽镇守荆州期间,甘宁跟随鲁肃镇守益阳,抵抗关羽。当时,关羽的军队有三万人,关羽精选了其中的精锐士兵五千人,准备堵住上流,在浅...

乾隆和嘉庆时期爆发白莲教起义 该起义是怎么出现的

乾隆和嘉庆时期爆发白莲教起义 该起义是怎么出现的

对波及乾隆和嘉庆两朝的白莲教大起义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1795年,也就是乾隆六十年,自诩为“十全老人”的乾隆禅位给了皇十五子颙琰,改元嘉庆,自己做起了太上皇。乾隆当时虽然是太上皇。但依旧掌控着实权。但在转年,白莲教在四川、陕西、湖北三省交界之地...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