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为什么能成为宰相?他在文学上有哪些成就?
晏殊,字同叔,北宋年间最为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自幼聪慧,是婉约派词人,擅长小令,与第七子晏几道合称“二宴“,与欧阳修合称“宴欧”,他的小令在词史中起到承先启后的作用,被誉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下面跟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关于晏殊的故事吧。
晏殊从小就聪明好学,据说五岁就能写文章,是远近闻名的“神童”。所以,景德元年(1004年),江南按抚张知白就把这个神童推荐给了朝廷。第二年,只有十四岁的晏殊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名考生一起参加了殿试。
宋真宗亲自出题,让晏殊写诗、赋各一首。年纪轻轻的晏殊毫不怯场,很快完成了答卷。他的诗赋文采飞扬,真宗皇帝大加赞赏,赐他同进士出身。这时,宰相寇准却说道:“晏殊是南方人,不可重用。”因为当时宋朝建立不久,许多人都有偏见,认为只有中原人才值得信任。皇帝回答道:“朝廷取士,唯才是举,岂能有地域偏见?唐朝的张九龄,不也是南方人吗?”故而,晏殊小小年纪就高中进士。
几天后,晏殊又一次参加朝廷举行的诗、赋、论考试,拿到试卷后,晏殊起身上奏说:“这个题目臣在家中做过练习,请用别的题来测试我。”换了题目以后,晏殊的答卷依然远在他人之上。他的真诚和才华使得真宗皇帝对他另眼相看,授予他秘书省正事之职。
少年得志的晏殊从此官运亨通,一路做到了宰相。生逢盛世,晏殊几十年高居庙堂,他虽然在政治上没有特别突出的成就,但能慧眼识人,提拔后进,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都是出自于他的门下。
北宋都市文化发达,歌舞升平,一众朝臣过着优雅的贵族生活,他们以诗词酬唱,形成了著名的“江西词派”。晏殊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世称“富贵闲人”。他瞧不起别人在诗文里堆砌金玉来显示富贵,嘲笑说:“有人写‘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名花玉篆牌’,富贵哪里是这种写法?分明是乞丐对富贵人家的想象。”他认为,像他的诗句“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才是真正的富贵气象,穷人家怎能有这种景致?这两句出自于他的一首《无题》诗: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瑟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有一天,一场风雨之后,晏殊看到飘零的落花,突然间灵光闪动,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脱口而出。这一句和眼前之景浑然一体,确为天成佳句,但他却怎么也接不下去,冥思苦想,也找不到和它相配的下句。这一想就是好几年,只要和人谈论诗文,他一定会拿出这一联诗句来,希望有人能帮他接出下联,但是谁也想不出合适的下句。
几年后,晏殊出差路过扬州,在大明寺里休息。寺庙的墙壁上写着来往文人的许多诗句,晏殊就躺在椅子上,让书童一首首读给他听。但这些诗大多是平庸之作,听得晏殊昏昏欲睡,不知不觉闭上了眼睛。正在这时,一首《扬州怀古》引起了他的注意:
水调隋宫曲,当年亦九成。
哀音已亡国,废沼尚留名。
仪凤终陈迹,鸣蛙底沸声。
凄凉不可问,落日下芜城。
听完这首诗,他马上睁开了眼睛,吩咐书童再读一遍。听了第二遍之后,他忍不住站起身来,拍手道:“好一句‘凄凉不可问,落日下芜城’!这首诗是谁写的?”书童说:“落款是江都主簿王琪。”晏殊非常高兴,原来此人就在扬州做官,就立刻派人去请。
王琪来了之后,晏殊设宴招待,二人饮酒赋诗,一见如故。晏殊就说:“老夫前些年偶得一佳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人人称赞,无奈却对不出下句。你可有高见?”王琪沉吟片刻,突然一拍桌子:“何不对以‘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拍案叫绝:“妙极,妙极!太好了,浑然天成!”当下即席赋成一首词,就是那首著名的《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是晏殊词作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篇。
上片写道,听着一曲新词,端起酒杯,是何等的安闲惬意。边听边饮,不知不觉中触发了对去年的追忆:也是一样的暮春天气,也是一样的楼台亭阁,也是一样的清歌美酒。然而,在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可以感到岁月流逝所带来的的变化。正是景物依旧,而人事已非。夕阳的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希望它再次升起,而消逝的时光,却再也不会回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工巧浑成,深婉缠绵,的确是千古名句。花的凋落,春的消逝,都是不可抗拒的,惋惜流连也是无济于事;然而,这暮春时节,也还有令人欣慰的发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像是去年曾在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这两句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是无法阻止的,但必定会有其他的美好事物再现,生活不会因它们的消逝就变成一片虚无。
晏殊非常欣赏王琪的才华,吟完这首词,立刻就邀请他到自己的幕府,后来又推荐他进京做官。这个以诗交友的故事也就成为了一段文坛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