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史略》的作者是谁?产生了哪些影响?
说到《十八史略》,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01。
明代的“超级畅销书”
元朝统一全国的十几年之后,在今江西地方出现一部名曰《十八史略》的史籍。
其采用对正节略的写法,以时间为序、以帝王为中心,简要地勾勒出上古至南宋的中国历史。
作者曾先之将书名定为《十八史略》,乃表示该书是对十八种史书的节略。
据明人陈殷解释,所取材的史书是司马迁《史记》以下直至欧阳修《五代史记》的所谓正史,这在宋代即被统称“十七史”。
曾先之撰此书时,元朝官修《宋史》未成,宋代史事取材于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篇》与刘时举《续宋编年通鉴》,聊备一史之数,共十八史。
《十八史略》最早刊行于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一出版即在民间大为畅行,至明代,《十八史略》作为书塾中启蒙性的历史读本,成为“超级畅销书”。
不仅如此,《十八史略》对日本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般认为,《十八史略》在足利时代传入日本,与《史记》、《汉书》、《贞观政要》、《资治通鉴》等一道在宫廷、幕府内被正式讲读。
同时模仿《十八史略》体例、以“史略”为书名的日本历史读物纷纷涌现,在日本形成一股文化潮流。
《十八史略》在日本的风靡一方面与明治维新特殊的历史条件相关,另一方面也在于此书简明生动,不杂不滥,十分符合日本一般读者想快速了解中国历史的需要。
“史略”文化潮回落后,《十八史略》仍然常常为日本人所阅读,原书及相关著述也时有出版。
相反的是,它已被中国人遗忘了四百余年。
02。
“草根”学者的视角
曾先之,字从野,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末年进士,与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为同乡好友。
文天祥在抗元时兵败被俘,拒不降元,从容就义。而曾先之经历了南宋灭亡至元朝建立,最终选择隐世著书。
他以“草根”学者的视角,最终写出了这部《十八史略》。
和其他官修史书不同的是,曾先之不单记述孤立的历史事件,同时梳理了中国上古时代至南宋末年主要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厘清了历史人物关系,全景再现历史变迁和王权兴衰。
或许这本书,也正是寄托了遗民的哀思之情。
有人说,本书化繁为简,将十八部中国正史凝练于一书,堪称“极简中国史”。
但以现在的视角看,确切地说,它是堪称为半部极简中国史,因为它只记录到了宋代。
作为南宋的臣子,曾先之对南宋加重了笔墨,本书共分五卷,宋史单独作为一卷,且篇幅较大。
学者张鸣说:“从来礼失求诸野。曾经在民间流行的历史读物,每每被湮灭,其实,《十八史略》作为乡野半启蒙简史,很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