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为何会主动搬出大观园?发生了什么?
薛宝钗为何会主动搬出大观园?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因“绣春囊”事件,王夫人在王善保家的唆使下,发动了抄检大观园。
此次行动,由王熙凤、王善保家的二人带头,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因凤姐的提醒,众人没有搜捡蘅芜苑。因此,第二天,薛宝钗便搬离大观园了。
对于她离去的理由,我们自然不难理解,正如王夫人得知后,找凤姐分析,所得出的答案:避嫌。
毕竟,大观园各处都搜捡了,唯独蘅芜苑没有抄检,自然,证明不了她的清白。
因此,从这一点来分析,在抄检大观园后,薛宝钗有如此的反应,是正常的,这是她在维护未出阁 *** 的体面。然而,虽然她如此做了,却并不代表,她真的想离开大观园。
毕竟,“金玉良缘”是她这么多年的目标,当初,贾府为迎接元春省亲,让薛姨妈一家为戏子腾房间,她们一家亦没有丝毫的反应;而后来,贾母又特意为其过十五岁生日;清虚观打醮,贾母更是借拒绝张道士为十五岁女子的提亲来拒绝“金玉良缘”然她们一家,却任然居住在贾府。
由此可见,为了攀附贾府,薛家已经将颜面置之度外了,正因为她们一家如此的态度,才让我们,对薛宝钗主动要搬出大观园的行为产生怀疑。
虽然,此时的贾府,已经呈现出了衰败的趋势,然宫中元春的存在,无疑,稳定了贾府政治上的地位;所以,薛家同贾府连姻,依然能够改变薛家的局势。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薛宝钗离开大观园是假,其最终的目的,是挽回女儿家的名誉。
试想,若她真想搬离大观园,又怎么会找到李纨这个向来怕事的老好人呢:
宝钗道:“正是,我也没见她们。只因今日我们奶奶身上不自在,家里两个女人也都因时症未起炕,别的靠不得,我今儿要出去伴着老人家夜里作伴儿。要去回老太太、太太,我想又不是什么大事,且不用提,等好了,我横竖进来的,所以来告诉大嫂子一声。” 李纨听说,只看着尤氏笑。尤氏也只看着李纨笑。 一时,尤氏盥沐已毕,大家吃面茶。李纨因笑道:“既这样,且打发人去请姨娘的安,问是何病。我也病着,不能亲自来得。好妹妹,你去只管去,我自打发人去到你那里去看屋子。你好歹住一两天还进来,别叫我落不是。”
李纨与尤氏的相视一笑,大有深意。然她们二人的笑,又是不同的;李纨的笑,自然是看出了薛宝钗并非真的愿意离去,毕竟,她们之间相处这么久,她又怎么会不明白宝钗的心思呢?
但显然,李纨没有挽留宝钗的权利,在她之上,有王夫人、贾母,这两个人,一个是贾府的实际当家人,也就是她婆婆;一个是,贾府最年长的老太太,地位最尊贵的一品夫人;所以,面对婆婆她不得不挽留;然面对贾母,她又不能去挽留。这两人,都是她得罪不起的。
所以,李纨的话,显得非常的含糊,你说她挽留了吗?自然是挽留了,但显然,她挽留的过于敷衍,不过是为了让自己别落不是,而并非真心实意。
而尤氏的笑,更多的是因为刚刚惜春的一番话,因抄检大观园,而决然的同宁国府划清界限;她从惜春的反应,看出了宝钗反应的本质,她们二人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维护自己的名誉,就如同,惜春所说:为何我清清白白的一个人,反被你们带坏了!而宝钗借口搬离大观园,亦是在向众人证明,自己的清白。
只是,宝钗这一番自证的话语,不但没有得到贾府众人的认可,反而,因探春的一番话,而彻底断绝了后路:
大家让坐已毕,宝钗便说要出去一事,探春道:“很好。不但姨妈好了还来的,就便好了不来,也使得。”尤氏笑道:“这话奇怪,怎么撵起亲戚来了?”探春冷笑道:“正是呢,有叫人撵的,不如我先撵。亲戚们好,也不在必要死住着才好。咱们倒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不像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此时的探春,无疑不是当初那个百事不管的三 *** 了;如今的她,已经是得到贾府众人认可的管家了,如林之孝家的,要回话,看见她正同迎春下棋,都要毕恭毕敬的立在一旁,直到探春要喝茶,回头见了她,主动问起,她才敢回话。这,不仅是一种威信,更是一个权利的代表。
其实,面对宝钗的离去,有三个人对其进行了挽留。一个是李纨,一个是凤姐,一个是王夫人。
我因问你大嫂子:‘宝丫头出去,难道你也不知道不成?’她说是告诉了她的,不过两三日,等你姨妈好了就进来。你姨妈究竟没甚大病,不过还是咳嗽腰疼,年年是如此的。她这去必有原故,敢是有人得罪了她不成?那孩子心重,亲戚们住一场,别得罪了人,反不好了。”
可见,即使是王夫人挽留,也没有多少的真心,不过是怕得罪了亲戚。最终,薛宝钗还是离去了。
面对这一幕,只怕在宝钗的心里,也是十分的震撼,为何,在贾府中,明明她做的如此的周到,然到如今,却没有一个人真心想留她呢?最关键的是,那个一开始主动留下薛姨妈一家的贾母,从始至终,都是一言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