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春节仪式多 也有“春晚”可以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喜庆的红灯笼、香气扑鼻的年夜饭……这些元素,成为我们心中对“过年”最美好的印记。
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春节是一年一岁的隆重庆典,在古代,无论富庶还是贫穷,“年”一定要充满仪式感。贴春联、猜灯谜、穿新衣、除夕守岁,古人过年玩得很嗨,他们甚至和我们今天一样,还可以看没有电视直播的“春晚”。
那么,对古人过大年的冷知识,你了解多少?
综合央视网 中青网
吃
谐音梗在古代就流行宋朝人吃“吉祥天团”
■“吉祥天团”
古人对春节的重视,在食俗中也有体现,比如人们熟悉的吃年糕、年夜饭等等。此外,也有一些比较“冷门”的习俗。
据考证,在南北朝时期,南朝人会在正月初一吃生鸡蛋,目的是强身健体。那个时候,人们认为这样做可以清热降火,防治瘟病。
“五辛盘”曾是古人过年必吃的一道菜,其寓意有迎新、保健等等。从形式上看,它有点像如今宴席上的素菜冷拼盘,食材包括大蒜、韭菜等五种蔬菜,但也会有所调整。
宋朝年夜饭桌上的“吉祥天团”,不是鱼,不是肉,而是“百事吉”果盘,由柏树+柿子+橘子“组团”成“百事吉”来拜年,不仅红红火火,还吉祥满满。网友说,原来宋朝人也爱玩谐音梗。
喝
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 顺序一定要先幼后长
魏晋南北朝过年,人们要把花椒、柏叶酿成椒柏酒,虽然味道有点儿“上头”,但人们认为,这种清新、很冲的味道,象征着“迎新”。
“春风送暖入屠苏”。古人过年还有喝屠苏酒的传统,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讲究也不少,顺序一定要先幼后长,寓意着孩子快快成长,老人健康长寿。屠苏酒又名岁酒,据说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其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
玩
最早春联写在桃木板上 宋朝的炮仗叫“编炮”
你知道吗?最早的春联竟是写在桃木板上的,“总把新桃换旧符”,“桃符”就是古代的“硬核春联”。到了明朝,在朱元璋的倡导下,大家才慢慢改成用红纸来写春联。
约2000年前,中国人就开始用爆竹迎新了。南北朝时期,爆竹是把竹子放在火上烧,“爆竹声中一岁除”,到了宋朝,放鞭炮就更流行了,宋朝人不仅会在竹子里面加火药,还会把火药裹在纸里,加上药线,做成炮仗,上百个炮仗编在一块,就叫“编炮”,也就是今天的鞭炮。
守岁对古人来说可是个传统项目,《东京梦华录》里记载,“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到了早晨都不睡觉。除夕为啥非得熬夜呢?其实,这是古人对自己的勉励和对新年的期盼。苏轼在《守岁》中写道:“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就是告诉自己珍惜时间,抓住这一年的“小尾巴”,希望明年更加努力,不让志愿和抱负付之东流。
乐
汉代有杂技版“春晚” 唐朝国力强盛“春晚”更成熟
现在大家都已经习惯在除夕夜看春节联欢晚会,其实古代也有春节联欢晚会。
我国最早出现“春晚”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时候,是以“腊祭”的形式出现的。那时,腊尽春来,人们杀猪宰羊祭祀老天与祖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人们用朱砂涂脸,鸟翼装饰,又唱又跳。这便是“春晚”的雏形。
古代春节期间,大街上会出现 *** 的队伍,且各朝代各地区都不一样,有的会演社戏,有的会舞龙舞狮。这种 *** ,有的地方称其为“演春”。
自汉武帝开始,为庆贺新年,每年都举办“春节联欢会”,节目形式当然没有现在丰富多彩,以杂耍或者杂技为主,包括走绳、 *** 幻术等节目,堪称杂技版“春晚”。
古代“春晚”的成熟期是在唐朝,这与当时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有关。
唐朝的“春节”有一个重要的日子,就是“岁除”(也称“除夜”),即今天所说的除夕。 在宫廷,除夕夜更是热闹非凡,通宵达旦的大筵要持续10多个小时,重臣、亲属均需陪伴皇帝“入阁守岁”。大筵的“重头戏”不是吃喝,而是歌舞表演。宫廷的“春晚”当然不同凡响,表演内容不仅仅是载歌载舞,还有语言类的滑稽节目,相扑、角抵等竞技节目,各种杂技魔术。最夺人眼球的是“舞马”,高头大马会按着音乐的节奏起舞,口衔酒杯,半跪送至客人桌前,最多时百匹同时表演。
■宫廷夜宴图
小知识
“正月里来过新年”
竟和司马迁有关系
西周时,并不是“正月里来过新年”,而是农历的十一月过年。原来,夏历的新年是农历一月,商朝把过年时间往前移了一个月,而周朝认为丰收最重要,因此,又把过年时间定在了丰收后的一个月,也就是现在的农历十一月。
那么,年是什么时候变成正月初一的?这竟和司马迁有关。汉武帝时,司马迁接到了一个工作任务——重修历法,修订之后的《太初历》恢复了夏历,把正月初一作为一年之始,从此“正月里来过新年”的习俗,就一直延续下来,直至今日。
来源: 厦门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