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决胜逍遥津:中原屯田战略遭遇江东水域机动

中国历史7个月前 (02-09)460

合肥作为一个省会城市,虽然比不上北京、南京、西安这些历朝古都来的有名,却同样有着悠的久历史。关键性的地理位置,更是让其在许多瞬间都扮演过重要位置。哪怕是在遥远的三国时代,合肥一样有堪比官渡和赤壁级别的逍遥津战役。

赤壁的教训

逍遥津之战 其实就是赤壁的后续

关于逍遥津战役的一切,都必须从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说起。曹军在荆州惨败后,三足鼎立的雏形已经开始浮现。但作为当事人的曹操,并不会意识到,眼前的局势会是未来的更大趋势。相反,环顾当时的天下大局,他反而会觉得忧患重重。

尽管曹操在消灭袁绍等势力后,成为了天下各军中最强大的存在,却被各类敌人继续团团包围。不算在赤壁算计过他的孙权和刘备,西北、辽东、西南等地,都还存在实力弱于刘备的寡头或集团。无论他们对于曹操表现的态度如何,都有可能同位于许昌的幕府作对。所以,曹军势必要赢得一场大胜,与之前的赤壁惨败形成对冲。否则时间一场,就会有针对和限制他的各地同盟存在。

赤壁之战后 曹操依然面临被各方包围的威胁

不过,赤壁也给曹操以重大教训。那就是作为罪魁祸首的孙权势力,是不可能通过鲸吞来一举击垮的。虽然孙权的主要集团成员,都是迁入江东的北人,但他们却被本地大族们认可为合格的保护人。远道而来的曹军,需要在陌生环境下击败这类一心抱团取暖的势力,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因为从地理形势来看,江东政权实际上就是一个依托江南水系的河道王国。即便是在铁路与空运普及的当代,水路运输依然有无可比拟的高效率优势。放在需要以畜力和两条腿奔波的古时,河道王国们的军队就可以拥有更为客观的运输效能。

孙权集团实际上严重依赖长江中下游水域

曹操的精锐军事力量,实际上是模仿自北方草原系势力的骑兵部队。但就整体而言,曹操起家的实力根基,还是最为传统的中原军事屯田制。也就是说,军屯农场设在哪里,曹操的势力就可以控制哪里。一旦超出辐射范围过远,控制力度就与距离呈直线反比。

类似的情况放在孙权身上,就是良好的水系通向哪里,江东军队就可以控制哪里。一旦战场被调离水系,江东水军就必须离开船队的辐射范围,逐步被弱化成普通步兵。但由于江东集团的战略性质就是防御,所以在这方面的考量和顾虑都及不上曹操。

曹操的力量基础 源自其所能控制的粮食产区

曹操的新战略

曹操最终选择以合肥作为对江东作战的总部

鉴于以上考虑,曹操开始采取步步为营的 *** ,准备与孙权进行长期争夺。在最理想的情况下,曹军可以通过不断推进,消耗孙权势力的有生力量。最后即便没有决定性大胜,也可以逼的土地与人口都无优势的江东大族投降。

要实现这个目的,曹操首先要寻找最合适的进攻方向。当时其与孙权接壤的边界地区大致有3块,包括长江下游的京口到东海区域、位于中游的荆州地区,以及部分由孙权部队控制的淮南地区。最终,曹操选择了第三个选项。因为长江下游的水道最为宽阔,非常适合江东的水军作战。但中游的荆州又由孙刘两家协防,不利于曹军获得局部兵力优势。所以,位于两者之间的结合部,就是曹军的潜在突破方向。

孙权的全部战略就是利用和保护好长江水道

随即,合肥就成了曹操进击江东的更大基地。当大规模部队开始在当地集结,孙权方面也非常清楚对手的战略。江东集团离开针对曹操的部署,加强淮南方向的防御,并伺机寻找机会攻击合肥。逍遥津的战斗,至此已不可避免。

公元212年10月,曹操亲率大军南征。次年1月,曹军主力大致都抵达合肥。稍事休整后,继续向着濡须口进发,一路攻破对手的江北营。在曹军的数量优势压迫下,位于一线的孙权部队根本无力应付。进攻者接着登陆江心洲,建立其第二个桥头堡。就在此时,江东军队的水战优势开始得以发挥。水道系军队的传统,让他们在楼船等战舰掩护下特别生猛。根基不稳的曹军,只能在付出3000人被俘、数千人溺亡的代价后,仓惶败退回濡须。

水战方面 曹军完全不是江东水师的对手

反复拉锯

曹军在大部分时间里都选择避而不战

江东军虽然获胜,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河道系军队的一大弱点,就是其依赖的水系很容易被沿途敌军所截断。因此,孙权必须将曹操的前进基地全部拔除,否则就只能在沿途保持大规模部队。对于资源不如北方的汉末江东,这是非常要命的事情。

但无论江东士兵如何挑衅,曹操都不准备和对方发生沿江战斗。双方就这样僵持了1个多月,物资更加紧缺的孙权直接撂下狠话,让对方在明年开春前赶紧撤退,否则就和曹操不死不休。同样面临巨大消耗的曹军,便借坡下驴开始向北撤军。

曹操的全部有效战略 就是扩建屯田农场

临走之际,曹军不忘将淮南占领区的所有人口都强制迁徙到内地。这样一来,不仅前江东控制区内的人口清空,孙权也无法通过反击来掠夺新的人口。考虑到孙吴一直需要依靠劫掠人口来充实国内生产力,这敕令一出无疑是对其军政指挥层的一次釜底抽薪。虽然有不少淮南人逃往江东,让本地的经济活力也就此丧失。同时,曹操让庐江太守朱光从舒县移屯皖城,开发稻田以供应军需。算是将屯田制军队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面的这样巨大的战略被动,吕蒙建议孙权立刻阻止曹军的屯田行为。于是在公元214年的5月,孙权亲率号称有10万的大军抵达皖城。敢于带如此之多的部队,离开长江以南,可见江东集团对于皖城屯田基地的忌惮。在面对这个数万人口的城市时,孙权也采取了吕蒙的进攻方案,从四面同时攻城。在高昂士气的加持下,吴军只花了半天就攻破了皖城,俘虏了守将朱光。等到负责支援的张辽赶到,发现已经没有救援机会。

规模不大的皖城 挡不住江东大军的全面进攻

皖城的失陷,又触动了曹操的战略底线。因为没有屯田农场,他的军队就很难在南方保持长期存在。但大量东吴军队的北上,也给了曹军一次性重创对手的机会。于是他再次亲自率部队抵达合肥,向东吴发动报复性的进攻。

不过这次历时3个月的攻势,也没有取得任何成果。因为孙权的部队可以背靠长江,建立稳固的营垒,不与对方发生大规模的野战遭遇。加上曹操此前清空了淮南人口,现在屯田农场也被捣毁,物资供给已大幅下降。

江东军队在河道沿线的战斗力最强

突击决胜

骑兵将成为曹军的决胜力量

最后,还是物资匮乏的孙权先坐不住了。公元215年8月,他与刘备签订合约后,立刻调动了10多万兵力强攻合肥。同时期,曹军只留下了有区区7000多人,还分为各部,互不统属。

面对这样的劣势局面,曹军深感压力巨大。于是他们选择收缩防区,将所有部队聚集起来。作为主帅的张辽非常清楚敌我差异,准备用直接进攻的手段来击破江东对手。因为江东士兵大都来自长江以南的丘陵地带,属于典型的山地突击部队。这样的属性,注定了他们在平原地带作战时,很难抵挡强势冲锋。为了克服这个缺陷,孙权需要使用远多于正常需求的军队。相应的,指挥层也更难达到对全军的控制。在大队人马完成部署之前,数量更多的他们反而会更加脆弱。

江东士兵不善于在平坦地形上迎接骑兵冲锋

为了坚定决心和提高士气,张辽甚至要亲自带队出击。很快,800名精锐骑兵被挑选了出来。这些重装部队跟随张辽杀出城去,瞬间冲垮了缺乏防备的东吴前锋力量。在斩杀了两名带头将领和他们身边的几十名扈从后,引发了整个江东军队的连锁性溃败。甚至最后冲杀到靠近孙权所在的位置。毫无心理准备的江东主帅,自己也对这种情况是大吃一惊。只能在左右人的保护下退守高地,靠着精锐侍卫的长戟阻挡张辽冲锋。

随着战斗的持续,曹军数量不足的劣势开始显现出来。大量的江东部队开始从两翼进行包抄,逼的张辽再次率部策马突围。起初,曹军只有几十名骑兵逃出。随后,张辽因为不忍心丢下其精锐,又调头再了回去。他们再次冲击江东步兵的松散阵线,将剩余士兵悉数带回。这次突袭带来的实际损失可能不大,但对孙权麾下士兵却产生了巨大震撼。很多人实际上是首次面对曹军精锐冲锋,也是之一次感受到北地胡汉聚集区的武力文化。

胡汉混杂的骑兵部队 是曹军的真正王牌

孙权也没有因为这次风波而停止围攻。但经历了张辽骑兵的袭击,江东军队在之后的战斗中显得更加缩手缩脚。合肥城本身也是固若金汤,顶住了对手的10余天软磨硬泡,一直熬到孙权因为粮草问题而宣布撤军。

当江东大军开始掉头撤离,张辽的精锐骑兵再次出城追击。但曹军这次没有立刻行动,而是选择悄悄出城埋伏。等对方前部已经撤离到逍遥津渡口以南后,才开始半渡而击式的斩首行动。由于全军以纵队前进,孙权已经和大部分士兵分割开来,还没有度过逍遥津渡口。

出城发起猛攻的曹军骑兵

于是,张辽和他的突击部队再次拍马杀到,搞得孙权比前次突袭还要狼狈。后者在到浮桥上后,又发现桥面已经因为太多人拥挤而被压垮。只得依靠胯下的战马,纵身跃到南方。至此,一系列以合肥为中心的战斗,便以逍遥津之名而永留史册。

作为汉末-三国早期的典型战役,逍遥津之战其实在很多方面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特色。两军在长江北岸,展开了北方屯田农场流VS南方河道水系机动流的经典对抗。双方的进退得失,都仰仗于谁能为自己创造更为舒适有利的作战环境。

三国的大部分战斗 将成为后勤对拼

同时,由于汉末的一系列动荡与浩劫,原本应该拥有更多资源的黄河流域,在这个阶段的优势极不明显。这也是孙刘两家可以同曹操长期对峙的根本原因。在日后的决策中,他们或多或少都会将曹军的屯田制搬运到己方控制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2/580876.html

“决胜逍遥津:中原屯田战略遭遇江东水域机动” 的相关文章

霍光为何没有选择自己称帝?原因是什么?

霍光为何没有选择自己称帝?原因是什么?

霍光,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西汉权臣。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刘病已无疑算得上是西汉最成功的皇帝之一。他年少当皇帝,身后又无权无势。朝中大臣霍光强势无比,刚废了一个皇帝刘贺,把他扶起来。虽然霍光把他扶起来,但是对他充满了一万分的警惕。他要做得不好,霍光随时...

朱元璋问责陈汶辉之后为什么又后悔?还亲自发文祭奠?

朱元璋问责陈汶辉之后为什么又后悔?还亲自发文祭奠?

历史上朱元璋曾经降旨叛张某极刑,后来陈汶辉查实冤情后封还御旨,惹得老朱大怒,直接问罪,那么朱元璋问责陈汶辉之后为什么又后悔,亲自发文祭奠陈汶辉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陈汶辉是明朝初期的知名文臣,出生在福建诏安县梅岭人,是唐朝时期大臣陈元光的二十四世孙,其本人在元朝大德年间出生,从...

蜀汉官二代比不上曹魏集团 他们为何如此糟糕

蜀汉官二代比不上曹魏集团 他们为何如此糟糕

还不知道:蜀汉的“官二代”为什么比不了曹魏集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后期这些官二代和富二代的名声远不如三国前期。可相比较而言,曹魏和东吴的官二代还是比较出色的。他们当中也有很多人成了三国后期举足轻重的将领。相比较而言,蜀汉的官二代和富二代就非常糟糕了,基本上...

朱元璋把皇位传给朱允炆 最后为什么会被亲叔叔抢走

朱元璋把皇位传给朱允炆 最后为什么会被亲叔叔抢走

朱允炆继承朱元璋皇位,为何却被亲叔叔夺了皇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自南向北,以南方军队击败北方游牧民族而统一天下的皇朝。说起明朝,自然离不开宦官、杀戮、血腥和专制统治等等,而大明的十六位皇帝更是极具“传奇”与“神秘”色...

历史上贺若敦与贺若弼是什么关系?二人的结局如何?

历史上贺若敦与贺若弼是什么关系?二人的结局如何?

古人云: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贺若敦生前效力于西魏、北周两朝,以勇武闻名,尤善骑射,“敦弯三石弓,箭不虚发”,深得独孤信、宇文泰、杨忠等关陇权贵们的赏识。贺若弼为北周、隋朝两朝大臣,文武双全,“弼少慷慨有大志,骁勇便弓马,解属文,博涉书记,有重名于当世。...

张承:三国时期东吴大臣,为人勇壮刚毅,能甄识人物

张承:三国时期东吴大臣,为人勇壮刚毅,能甄识人物

张承(178年-244年),字仲嗣。徐州彭城县人。三国时孙吴大臣,辅吴将军张昭长子,其妻为诸葛瑾之女。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张承年少时以才学知名,与诸葛瑾、步骘、严畯交好。历任骠骑将军西曹掾、长沙西部都尉等职,后任濡须都督、奋威将军,封都乡侯,故又称张奋威。赤乌...

安禄山一人之力就毁掉了半个盛唐 安禄山晚年为何死在儿子手里

安禄山一人之力就毁掉了半个盛唐 安禄山晚年为何死在儿子手里

对唐朝的风云将领安禄山,为何晚年死在了自己儿子手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唐朝的风云将领,安禄山是不得不提的一位。出身西域的安禄山长得人高马大,很能打仗,且一人精通六国语言,不要说放在那个时候,就算是放在今天那也是个不折不扣的人才。让人唏嘘的是,这样一个几乎靠一...

明英宗朱祁镇的一生有多传奇?

明英宗朱祁镇的一生有多传奇?

明英宗朱祁镇,明朝第六位皇帝。年号正统、天顺。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明朝200多年的历史中(不包括南明),共有16位皇帝君临天下。其中,明朝中期的明英宗朱祁镇堪称是除明太祖朱元璋以外最具传奇色彩的皇帝。当时瓦刺入侵,他御驾亲征兵败被俘,在杀人如麻的瓦刺军营中做了七...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